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前期(IGT)与2型糖尿(T2DM)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5年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9月的165例接受PCI治疗患者,根据口服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T2DM组(54例)、IGT组(52例)、非糖尿(NDM)组(59例)。患者出院后门诊随访,记录患者在PCI术后5年之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再梗、非致死性卒中、心力衰竭再住院。结果术后5年随访结果显示,72例患者发生MACE,其中15例死于心源性死亡,11例因心力衰竭入院,5例为非致死性卒中,41例为非致死性再梗。72例发生MACE的患者中,NDM组17例,IGT组30例,T2DM组25例,IGT组高于N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T2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例非致死性再梗患者中,NDM组10例,IGT组19例,T2DM组12例,IGT组高于NDM组及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T会增加PCI后患者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导致MACE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前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血管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社区全科医生慢管理的防治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于我社区居住的确诊为2型糖尿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糖尿自我管理的方式,而观察组则采用全科医生干预的方式,观察两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生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全科医生在糖尿的慢管理工作中,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全科医生 慢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高渗性昏迷(HNDC)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措施。方法:采集2021.1.1-2022.10.31期间HNDC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形式1:1划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统计两组抢救效果及渗透压、血糖、血钠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空腹血糖、血清渗透压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后渗透压、血糖、血钠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急诊抢救 护理 抢救效果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的护理措施。方法:样本为糖尿者,在98的样本量下实施研究,均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入院,并在此期间行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治疗,其中有49例行常规护理,有49例行护理干预,设置为常规组和干预组,评估控糖效果,观察临床指标。结果:干预前检验各患者的血糖指标,P>0.05。干预后检验各患者的血糖指标,在干预组比常规组低,P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研究 临床指标 胰岛素泵
  • 简介:摘要:内分泌科作为糖尿的专科,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糖尿的管理和治疗起着关键作用。以内分泌科为核心,多学科团队可以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专长,包括外科、康复医学、护理等,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实现相互之间的协作与衔接,从而为糖尿足患者提供更综合、全面、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内分泌科 多学科治疗 糖尿病足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案管理在妊娠期糖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患者,按照是否采取个案管理而将其分入两组,其中研究组40例患者采取个案管理,对照组40例患者则未采取个案管理。护理后,为两组患者进行血糖、血脂指标的对比。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在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小时血糖值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在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脂指标上均低于对照组,在高密度脂蛋白上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妊娠期糖尿患者采取个案管理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其血糖与血脂水平,从而实现对妊娠期糖尿的有效治疗及控制。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个案管理 血糖水平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患者的具体影响价值,为2型糖尿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0月收治的82例2型糖尿患者,按照11比例分组。对照组(n=41)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41)接受常规护理+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指标以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加行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利于糖尿患者病情的控制、提高依从性,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 糖尿病 依从性 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眼底神经损害与血糖控制的关系。方法:从2019年2月到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468例2型糖尿病人中,按照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将病人分成A组(HbA1c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角膜病变 角膜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老年糖尿患者低血糖症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自 2019 年 2 月至 2020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74 例老年糖尿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 n=37 )与参照组( n=37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低血糖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试验组患者低血糖症发生率( 2.70% )明显低于参照组( 18.92% ),护理满意度( 97.30% )明显高于参照组( 78.38% ), P < 0.05 ,数据存在统计学分析以。 结论: 老年糖尿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预防低血糖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老年糖尿病 低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AP式护理结合自我调节理论对糖尿患者血糖控制及用药认知情况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糖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KAP护理结合自我调节护理。观察两组血糖水平和用药认知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KAP护理 自我调节 糖尿病 血糖控制 用药认知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AD)是一种老年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干预是目前延缓该病进展的唯一可靠手段。该文汇总并分析近年来各类AD生物标志物研究的代表性文献,分类评述了各类脑脊液(GSF)标志物对AD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效能。其中CSF Aβ42、Aβ42/Aβ40、tau蛋白、Aβ42/p-tau、生长相关蛋白43、突触相关蛋白25、神经颗粒素、人视锥样蛋白1等对AD诊断、鉴别诊断均具有较大价值。CSF标志物可用于AD诊断及鉴别诊断。实验室应根据自身条件,针对AD选择适宜的CSF标志物。

  • 标签: 脑脊液 生物标志物 阿尔茨海默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特发性炎性肌(IIM)间质性肺炎(ILD)并发肺部感染时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收治的IIM-IL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将其按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合并感染组和未合并感染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数据,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淋巴细胞亚群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153例患者,其中合并感染组51例,未合并感染组102例。合并感染组的患者的肌痛、皮疹、咳嗽咳痰、畏寒发热、ALT、LDH、ESR及CRP均高于未合并感染组,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减低(Z=-3.28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肌痛、咳嗽咳痰、LDH>350 U/L、淋巴细胞计数<0.9×109/L是IIM-ILD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31、3.81、2.70和2.44,P均<0.05)。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合并感染组患者NK细胞及CD3+、CD3+CD4+、CD3+CD8+ T细胞数均明显减低(分别为Z=-2.28,P<0.05;Z=-3.094,P<0.05;Z=-2.918,P<0.05;Z=-2.308,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CD3+ T细胞联合CRP可以提高IIM-ILD合并肺部感染诊断的敏感度(AUC=0.729)。结论IM-ILD患者合并感染时更容易出现肌痛、咳嗽咳痰以及LDH升高。外周血T细胞数量的减少预示IIM-ILD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大。

  • 标签: T淋巴细胞 肺疾病,间质性 肺部感染 特发性炎性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阿尔茨海默相关认知障碍患者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初步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接收的120例AD患者,均居家接受治疗,于居家3个月时采用微型营养评定短表(MNA-SF)评估营养状况,分为营养不良组、营养状况良好组;于居家第1天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估认知功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照护者自我效能;询问家属并记录一般资料,分析AD患者居家期间发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居家期间发生营养不良62例,未发生营养不良58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后,纳入符合条件的变量,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卧床、合并抑郁是AD患者居家期间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MMSE评分、照护者GSES评分高是AD患者居家期间发生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应密切关注长期卧床、合并抑郁、认知障碍程度低及照护者自我效能低的老年AD患者居家期间营养状况。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营养不良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经通络汤联合针刺百会穴治疗颈椎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附属医院收治的40~50岁因颈椎导致高血压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接受针刺百会穴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舒经通络中药汤剂进行治疗。经过1年的连续治疗后,采集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相关数据(收缩压、舒张压、血压负荷和血压变异指数等)以及颈椎功能改善情况等相关资料。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压负荷、血压变异指数及颈椎功能等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00%,43/50)高于对照组(64.00%,32/50),P<0.05。结论舒筋通络汤联合针刺百会穴可以有效治疗因颈椎引发的高血压疾病且疗效显著。

  • 标签: 高血压 颈椎病 舒筋通络汤 针刺百会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