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患者植入双J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来我院治疗的4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手术中植入双J的临床资料,分析优质护理的效果。结果输尿管结石患者植入双J情况优良,没有1例出现腰痛、发热、感染等状况,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结论在输尿管结石患者手术中植入双J具有安全、治疗效果好等特点,同时要强化患者的宣传教育工作,合理引导患者健康的饮食、起居生活,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双J管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通过对医保单病种使用临床路径管理,降低病人住院费用、提高医疗质量。

  • 标签: 临床路经 医保 单病种
  • 简介:摘要电力电缆敷设在地下,运行维护起来比较麻烦,正确使用电力电缆能够有效的降低电力工程建设投资金额,同时保证供电安全。芯电缆与三相三芯电缆以及四芯电缆不同,芯线与金属护套之间可以近似看做是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接地方式也比较特殊,文章就高压芯电缆的几种接地方式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的介绍。

  • 标签: 高压单芯电缆 金属护套 接地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骨内种植的临床实践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牙科2011年1月-2014年7月接诊的外伤性牙折患者30例共36颗上颌前牙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皆符合根——骨内种植适应证,皆采取根——骨内种植术治疗,总结分析手术疗法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30例患者共36颗上颌前牙经根——骨内种植术治疗后,皆予以≥1年随访,随访1年时经X线检查显示36颗牙显效32颗、好转4颗、失败0颗,总有效率100.00%。结论符合根——骨内种植适应证的外伤性牙折患者采取该类手术治疗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随访结果显示总有效率高,效果满意,值得借鉴。

  • 标签: 根管 骨内种植 外伤性牙折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PICC导管在肿瘤病人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从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住院的15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75例,另一组7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留置针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使用 PICC导管进行护理。并对两组病人进行了不同方式的静脉注射,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静脉炎和静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PICC管 肿瘤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肾脏相关疾病并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PRES)的特点,探究其可能的发病因素,提高认识,早期诊治并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8月于西安市儿童医院肾脏科住院10例儿童肾脏相关疾病并PRES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并随访其预后。结果10例患儿中,男1例,女9例;年龄4岁3个月~13岁[(8.53±3.09)岁]。原发基础疾病分别为肾病综合征6例,狼疮性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多发性大动脉炎和肾综合征出血热各1例。其中8例口服激素,4例联合应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均急性起病,其中9例并感染。10例患儿发生PRES时血压均升高(100.0%),头痛、头晕5例(50.0%),恶心、呕吐5例(50.0%),视物模糊3例(30.0%),抽搐9例(90.0%)且均表现为全身强直大发作。神经系统查体均未见异常。眼底检查均未见异常。9例患儿头颅CT均表现为低密度灶,无特异性。10例患儿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病灶以顶、枕、额叶大脑皮质为主呈异常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均高信号,4例轴位弥散加权成像高信号表明PRES已由可逆的血管源性水肿进展为不可逆的细胞毒性水肿,提示预后不佳,但4例患儿经及时血液净化、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后病情恢复。大多数确诊PRES后经及时治疗后症状消失,未再复发,预后较好。结论PRES在儿童肾脏疾病发作时常伴高血压,可能与应用免疫制剂有关,对疑似患儿应尽早行头颅MRI协助诊断PRES。

  • 标签: 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 肾脏疾病 磁共振成像 儿童
  • 简介:摘要:本文探究在慢周转地产开发中成功的成本控需要综合考虑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关键因素。此外,与供应商和材料商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靠性,可以有效减少成本波动。通过构建系统的成本全过程管理框架,有助于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增强抵御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 标签: 房地产 成本管控 慢周转 全过程管理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5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发布的第一版"儿童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管理指南"所推荐的手术方式是否适用于我国儿童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的外科治疗。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收治并接受初次手术治疗的PTC患儿(≤18岁)4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37例,年龄(15.1±3.0 )岁,年龄范围6~18岁。PTC患儿常规行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central neck dissection,CND),对进行全甲状腺切除术的患儿行双侧CND,但对行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切除的患儿行同侧CND。结果42例PTC患儿中,69.05%为灶癌(29/42),30.95%(13/42)为多灶癌。侧癌76.19%(32/42),双侧癌23.81%(10/42)。T1, T2, T3和T4病变分别为38.10% (16/42),19.05%(8/42),23.81%(10/42)和19.05%(8/42)。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颈外侧区(88.10%和69.05%,P=0.033),且随着T分期升高,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率均逐渐升高,T3、T4期CLNM率均为100%,LLNM率分别为100%和87.50%。术前cN1b(-)的患儿常规CND,淋巴结转移率(lymph node metastasis,LNM)为66.67 %,显著低于cN1b(+)的100 % (P=0.007),cN1b (+)患儿的CLNM和LLNM率均为100%。对整组患儿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同侧CLNM和LLNM率均显著高于对侧中央区(88.10%和59.52 %,P=0.003)和对侧颈侧区(64.29%和33.33%,P=0.005 )。对27例cN1b(+)的41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lateral neck dissection,LND)结果分析,Ⅴ区的转移率(17.07%)显著低于Ⅱ,Ⅲ和Ⅳ区(P=0.000,P=0.000,P=0.000);Ⅲ区转移率高于Ⅱ区(95.12%和75.61 %,P=0.012,χ2=6.248 ),但与Ⅳ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a区和Ⅱb区转移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60.98%和43.90 %,P=0.127)。随访结果显示cN1b(-)与cN1b(+)患儿的再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3%和11.11%,P=0.596)。接受选择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selective lateral neck dissection,SLND)和超选择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super selective lateral neck dissection,SSLND)的颈侧区复发再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和9.68%,P=0.422 )。结论基于中心数据,2015年ATA儿童指南适用于我国儿童PTC的外科治疗。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淋巴结清扫术 儿童
  • 简介:[摘 要] 本文旨在解决面向公路场景的精准目深度估计问题。由于视觉transformer在建模长程相关性方面表现出色,我们使用Swin Transformer来建模全局上下文以实现准确的深度估计。同时,我们设计了一个卷积神经网络分支来帮助模型捕捉公路图像的局部细节。消融实验验证了卷积神经网络分支捕获局部特征的有效性。在KITTI公路场景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现有的最先进的目深度估计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 标签: []公路场景 单目深度估计 Transformer 卷积神经网络
  • 简介:介绍了城市燃气聚乙烯不停输开孔封堵技术的应用原理、技术状况、结构特点及在城市管网中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前景。

  • 标签: 燃气 PE管 开孔 封堵
  • 简介:摘要:从目前实际现状来看,钢筋制作安装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例如不同级别的钢材混用、钢筋扎绑接头超过标准范围时没有加密处理;钢筋保护层不符合标准;钢筋弯起位置不准确;支座受力不均等问题的发生,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因此需要重视钢筋制作安装的质量控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 标签: 钢筋制作与安装 质量通病 防治措施
  • 简介:【摘 要】 目的 : 探讨留置导尿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 42例留置导尿出现漏尿患者的病历资料,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留置导尿出现漏尿的常见原因为腹压过大、导尿引流不通畅、尿道松弛、气囊注水量不够和夹时间不当。经相应治疗和护理漏尿均治愈。结论:留置导尿后应密切注意患者的导尿情况,及早发现和处理漏尿,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导尿管 漏尿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手术后患者留置气囊导尿后出现漏尿并发症的原因,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留置尿患者的资料,对其中出现并发症病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留置尿后出现漏尿并发症的情况,主要与尿道内口松弛、膀胱痉挛、导尿堵塞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总结分析后得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气囊导尿,并通过各种护理手段来给于针对性护理方法,是防止留置尿后出现漏尿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气囊导尿管 术后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工程建设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市政工程项目属于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可以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功能。因此,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有效实施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措施,可以全面促进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伴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政工程项目开始向商业化与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只有将工程造价成本进行严格管理及控制,才可以不断增强市政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从市政工程项目成本变化的原因入手,针对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对策,以改进与完善管理模式,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充分发挥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标签: 市政工程 造价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侧颈内动脉(ICA)狭窄与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不对称分布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侧ICA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常规头颅磁共振检查和CT血管成像检查。利用3D Slicer软件定量分析EPVS体积。按照ICA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闭塞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一步将患者分为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闭塞三组,比较患者ICA狭窄同侧和对侧的EPVS体积。计算基底节区EPVS(BG-EPVS)和半卵圆中心EPVS(CSO-EPVS)的不对指数(AI),将AI≥0.2的患者纳入EPVS不对称组,其余为EPVS对称组,比较组间侧ICA狭窄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侧ICA重度狭窄/闭塞与BG-EPVS不对称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22例患者,年龄(70±10)岁,其中男性96例,女性26例,侧ICA重度狭窄/闭塞组81例(重度狭窄46例,闭塞35例),中度狭窄组41例。侧ICA重度狭窄/闭塞组患者的BG-EPVS体积[(4.08±0.76)mm3]以及BG-EPVS不对称分布比例[75.3%(61/81)]大于中度狭窄组[(3.12±0.85)mm3,39.0%(16/41)](均P<0.001)。侧ICA狭窄侧和对侧EPVS体积比较,重度狭窄组、闭塞组狭窄同侧的BG-EPVS体积[(3.34±0.86)mm3,(3.93±0.60)mm3]大于对侧[(2.65±1.28)mm3,(3.21±0.88)mm3](均P<0.001)。相关性分析发现侧ICA狭窄程度与狭窄侧BG-EPVS体积呈正相关(r=0.62,P<0.001)。进一步比较EPVS对称组与不对称组患者的侧ICA狭窄程度,结果显示BG-EPVS不对称组的侧ICA重度狭窄/闭塞比例高于对称组[79.2%(61/77)比44.4%(20/45),P<0.00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侧ICA重度狭窄/闭塞(OR=4.280,95%CI:1.743~10.508,P=0.002)和年龄(OR=1.055,95%CI:1.001~1.112,P=0.044)是BG-EPVS不对称分布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侧ICA重度狭窄/闭塞和年龄是BG-EPVS不对称分布的危险因素,侧ICA狭窄同侧EPVS体积大于对侧,ICA狭窄程度与BG-EPV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颈内动脉狭窄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不对称性 脑小血管病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泌尿外科留置尿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期间的泌尿外科留置尿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则采用了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了一系列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泌尿外科留置尿患者实施预防护理有利于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泌尿外科 留置尿管 预防护理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三腔二囊插管中多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月到2022年12月间开展三腔两囊留置的昏迷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抽签法分2组,40例/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多重护理。比较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插管前、插管时的体征数据。结果 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时的心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腔二囊插管中,多重护理干预可提高插管效率和安全性,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 标签: 三腔二囊管 多重护理干预 插管不良反应 心率 血氧饱和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壁碳纳米(MWCNT)长期慢性染毒对人胸膜间皮细胞的毒性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于2016年,使用10 μg/cm2 MWCNT对人胸膜间皮细胞MeT-5A反复持续染毒1年作为染毒组,每4周收集1次细胞并观察细胞形态和计数增殖情况。对照组细胞同期培养但不进行染毒处理。染毒后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测量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改变;用Transwell小室测量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用Affymetrix clariom D芯片分析染毒后MeT-5A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改变。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经实时定量荧光PCR进一步验证其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染毒1年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增殖速度约为对照组2~3倍(F=481.32,P<0.05)。MWCNT染毒1年和6个月组MeT-5A细胞均呈现细胞周期阻滞效应,表现为G1期增加,S期、G2期减少(F=14.94,P<0.05)。染毒6个月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F=15.12,P<0.05),染毒1年组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较对照组细胞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97,P>0.05)。对染毒1年组细胞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差异倍数2倍、平均信号值>7的差异基因共2 878个,其中上调基因986个,下调基因为1 892个。表达变化的基因主要参与Wn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和mTOR信号通路等途径,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调节等过程。其中与上述细胞表型改变密切相关的PIK3R3、WNT2B、VANGL2和ANXA1基因的表达改变经RT-PCR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趋势一致。结论长期反复染毒后MWCNT对MeT-5A细胞可能存在潜在恶性转化能力。

  • 标签: 细胞迁移分析 基因 多壁碳纳米管 长期染毒 人胸膜间皮细胞 细胞应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治疗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予以脊柱全内镜下椎管减压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入的50例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脊柱全内镜下椎管减压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分析治疗效果的可行性。结果 经对比,患者的手术时间是(113.02±19.52)min,术中出血量(81.02±17.24)ml,住院时间(9.52±1.02)d;患者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未发生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VAS评分(1.00±0.25)分,随访时间(8.69±1.14)个月,愈合时间(4.26±1.24)个月。结论 施行脊柱全内镜下椎管减压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效果确切,可以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脊柱全内镜 椎管减压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