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中风后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6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护理方案:中医康复护理(观察组,n=30),常规护理(对照组,n=30),对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指标改善效果(GQOL评分)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中风后偏瘫患者,中医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改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中风 偏瘫 肢体功能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行常规护理干预,即复诊时解决家庭护理中常见的问题。观察组49例,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即出院后定期随访,开展家庭健康教育、心理指导及康复锻炼指导等,随访半年,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对患者出院时、半年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同时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并统计2组出院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半年后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半年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延续性护理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方法与效果。 方法: 抽取本院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66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院时根据不同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均有 33 例患者。对组组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措施则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人性化护理 运动功能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LDH患者78例,随机数字分组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39例,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方式运用在LDH护理中,可明显优化患者心理状态,改善预后,建议运用。

  • 标签: 中医揿针疗法 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6年 -2018年,在我院进行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 44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性护理)和观察组(个性化护理),每组各 22例。结果:经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因此,该方法值得被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急性阑尾炎手术 手术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分层管理模式在心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工作护理人员24名及102例心外科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工作护理人员24名及102例心外科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取得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分层管理模式在心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分层管理模式 心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急诊科是收治急、危、重症病人的场所,患者起病急,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并且急诊患者病种急,心态各异;同时,随着法律的健全,完善和普及,人们的法律观点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更加要求急诊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以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现就急诊护士素质的提高与护理纠纷的防范进行探讨。

  • 标签: 护理纠纷 护士素质 急诊科 急诊护理人员 急诊患者 重症病人
  • 简介: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部分,而临床带教是课堂教学的补存和延伸,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的关键阶段。带教老师对护生既要“带”也要“教”.让护生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护理,掌握临床护理操作技术,为胜利临床工作奠定基础。急诊科是护生实习计划中必须轮转的重要科室,是医院内跨学科的、综合性很强的临床科室,急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病情变化最快,护生在急诊科实习会体验很多,收获很大。急诊带教对护生就至关重要。只有为护生创造良好的临床实习环境,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措施,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 标签: 护理带教 急诊科 临床实习环境 护理操作技术 临床科室 急重症患者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白内障患者中应用人文关怀的护理价值。方法:本研究以2022.01~2023.05为期限,受试者为80例老年白内障病例,经双盲法分为40例/组,以甲乙为组名。甲组应用一般护理,乙组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比较并发症及满意率。结果:乙组病例的并发症发生率较甲组病例更低(P<0.05)。乙组病例总满意率较甲组病例更高(P<0.05)。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中应用人文关怀的护理价值较高,可减少各种并发症,且患者普遍满意,有借鉴优势和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 白内障 人文关怀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全程健康教育在临床的应用价值,并深入分析将此项护理应用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验证其有效性。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共计320例,是随机选自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糖尿病病例,鉴于研究需要,将其分组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疾病知识了解评分、治疗依从性对比情况进行调查,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将其予以整合做详细阐述。结果 经统计分析后,观察组血糖指标水平、疾病知识了解评分、治疗依从性对比情况统计中,各项指标均远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达到P小于0.05。存在对比性。结论 将全程健康教育运用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进而改善其治疗依从性,建议推广运用。

  • 标签: 糖尿病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工业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水污染问题。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保护好水资源,才能够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人类社会的稳定,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越来越重视生活饮用水卫生问题,通过对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的检测,保证饮用水质量。对生活饮用水质量检测的常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论述,以供借鉴。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卫生质量检测 常见问题 解决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肺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50例肺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低血糖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低血糖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血糖稳定和减少术后并发症非常重要,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3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神经内科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舒适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神经内科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减轻致残程度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内科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2023.1~2024.1期间治疗),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的0.00%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总满意率:研究组的10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 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促使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并且患者对该护理满意度高。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预见性护理 常规护理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