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作者: 程安琪 刘朝 赵亮 周心玫 崔紫阳 秦瑞 李劲萱 魏肖文 肖丹 王辰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24期
  • 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控制吸烟与呼吸疾病防控部 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029,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戒烟:医者先行”项目在吸烟医务人员中的实施效果。方法2016年12月至2019年9月对中国戒烟联盟54家单位1 747名吸烟医务人员实施“戒烟:医者先行”项目。基线调查时采集对象人口学特征、吸烟特点、烟草依赖程度、戒烟意愿及相关因素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戒烟意愿的相关因素。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进行强化戒烟干预,内容包括进行吸烟危害和戒烟方法宣教并给予戒烟药物,干预后调查戒烟情况,对项目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基线时调查对象年龄为(41±11)岁,男性占91.9%(1 609/1 747),每日吸烟者占62.2%(1 086/1 747),主要吸烟原因包括受朋友影响[697名(39.9%)]、社会应酬需要[629名(36.0%)]、减轻精神压力[589名(33.7%)]和提神[459名(26.3%)]。基线调查时有戒烟意愿和1年内有戒烟计划的吸烟者分别占52.9%(885/1 672)和43.2%(755/1 7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教育程度低[高中和初中及以下的OR(95%CI)值分别为:2.42(1.61,3.63)和1.57(1.18,2.11)]、每日吸烟[OR(95%CI):1.38(1.06,1.78)]、认为戒烟不重要[OR(95%CI):4.15(3.33,5.18)]及没有戒烟经历[OR(95%CI):3.21(2.53,4.05)]与无戒烟意愿相关。对所有对象进行强化戒烟干预后,有戒烟意愿并开始戒烟者占81.0%(1 415/1 747),药物戒烟比例为36.6%(518/1 415),均高于基线水平(均P<0.001)。项目结束时 60.2%(852/1 415)的医务人员戒烟成功。结论“戒烟:医者先行”项目可提高吸烟医务人员的戒烟意愿和药物戒烟比例。

  • 标签: 戒烟 医务人员 吸烟 烟草依赖 戒烟药物 干预性研究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全球健康及公共卫生受到了严峻考验。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每年因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800万。随着吸烟与COVID-19关系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二者之间的关联逐渐被发现,但目前仍存在争议,尚未形成统一共识。吸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COVID-19发病率,影响COVID-19诊断的准确性,增加COVID-19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风险从而导致不良预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不仅在SARS-CoV-2易感性中起关键作用,还可能参与感染后的调控,影响疾病预后;但是,吸烟对ACE2水平的影响尚不明确。吸烟危害健康是不争的医学事实,吸烟应是防控疫情最重要的“可避免风险因素”。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吸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 简介:摘要一些吸烟者在戒烟后会出现体质量增加的现象,这是戒烟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结合最新的研究证据,从吸烟/戒烟影响体质量的机制、戒烟后的体质量变化、戒烟后体质量增加对健康的影响、戒烟后体质量增加的干预措施4个方面进行概述。

  • 标签: 戒烟 体质量变化 研究进展
  • 作者: 崔紫阳 刘朝 程安琪 秦瑞 肖丹 王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20
  • 出处:《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730,中日友好医院烟草病学与戒烟中心呼吸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029,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研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
  • 简介:摘要吸烟危害健康是不争的医学事实,但是新型烟草制品特别是电子烟对健康的危害尚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特别是自2019年不断有媒体报道因电子烟使用所导致的肺部损伤、甚至死亡的案例,更凸显出目前客观、全面的评估电子烟对健康危害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对此本文从电子烟流行情况,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因电子烟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健康危害、以及电子烟对青少年的危害等方面进行综述,呼吁尽快建立适于我国的电子烟研究、评价体系。

  • 标签: 电子烟 人体 健康 研究进展
  • 作者: 秦瑞 刘朝 程安琪 崔紫阳 肖丹 王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25
  • 出处:《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029,中日友好医院烟草病学与戒烟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呼吸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730,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呼吸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
  • 简介:摘要尼古丁是一种存在于茄科植物中(包括烟草)的生物碱,其对健康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本文结合目前的研究证据从不同吸收方式的尼古丁、尼古丁成瘾、尼古丁替代疗法、尼古丁与癌症的关系、高剂量尼古丁的毒性以及尼古丁对胎儿和青春期发育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统一概述尼古丁对健康的影响。

  • 标签: 尼古丁 健康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