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度学习重建(DLR)较混合迭代重建(Hybrid IR)在改善胸部低剂量CT(LDCT)图像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胸部LDCT体检或因肺内结节定期复查的77例患者。对所有入组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不同算法重建,获得标准级别Hybrid IR图像、标准和强级别DLR图像。在3种图像的肺实质、主动脉、肩胛下肌及腋下脂肪内选取感兴趣区并测量其CT值和标准差,用于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同时,由2名影像医师按照Likert 5分量表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且记录肺磨玻璃结节(GGN)的数量,并对其显示情况进行评分。2名医师评分不一致时由第3名医师评分决定。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对3种图像的主观和客观评分进行分析,若总体存在差异,则用Bonferroni校正检验进行组内两两比较。结果3种图像在肺实质、主动脉、肩胛下肌及腋下脂肪处的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图像噪声、SNR和图像的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标准级别Hybrid IR图像、标准和强级别DLR图像的CNR分别为0.71(0.49,0.88)、1.06(0.78,1.32)和1.14(0.84,1.48)。标准级别和强级别DLR图像均较标准级别Hybrid IR图像的主观和客观噪声低及SNR和CNR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对主要解剖结构(肺裂、肺血管、气管和支气管、淋巴结、胸膜和心包)和GGN的显示上,标准级别和强级别DLR图像评分明显优于Hybrid IR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Hybrid IR相比,DLR可以明显降低LDCT图像的噪声,且对GGN的显示良好,有助于在较低辐射剂量水平时保证图像质量,从而改善采用CT行肺癌筛查及肺结节随访的安全性。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深度学习重建 磨玻璃结节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度学习重建(DLR)较混合迭代重建(HIR)在降低CT肺动脉成像(CTPA)辐射剂量中的作用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临床疑诊为急性肺动脉栓塞(APE)或因其他肺动脉疾病需行CTPA检查的患者100例,根据区组随机化分为HIR组、DLR组,每组50例,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体质指数(BMI)。HIR组、DLR组噪声指数(SD)分别设置为8.8、15,其他扫描参数及对比剂注射方案相同,分别采用HIR、DLR算法重建。计算有效剂量(ED)及体型特异性扫描剂量(SSDE)。在1~3级肺动脉管腔、双侧椎旁肌勾画感兴趣区(ROI),记录各ROI CT值及标准差值,计算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由2名高年资医师采用盲法,以Likert 5分制对2组图像进行主观评估,评分不一致时由第3名医师综合判定。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2组患者一般资料、辐射剂量及客观图像质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主观噪声、肺动脉分支显示、诊断信心进行组间比较,计算线性加权Kappa系数分析2名医师评分的一致性。结果HIR组、DLR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R组与DLR组图像1~3级肺动脉及椎旁肌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R组平均ED为1.3 mSv,SSDE中位数为4.20 mGy,均较HIR组降低约35%,但DLR组CTPA图像的SNR(30±5)、CNR(26±5)均高于HIR组(分别为23±5、20±5,t值分别为-6.60、-5.90,P<0.001)。DLR组主观图像噪声得分明显高于HIR组(Z=-7.34,P<0.001),且2名医师一致性高(Kappa=0.847,95%CI 0.553~1.000);DLR组与HIR组图像在肺动脉分支显示以及医师诊断信心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0.259、-0.296,P>0.05)。结论DLR能够进一步降低CTPA检查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且不影响医师诊断信心,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深度学习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超低剂量CT(ULDCT)应用深度学习重建(DLR)进行肺癌筛查的可行性,并比较其与ULDCT混合迭代重建(Hybrid IR)及常规剂量CT(RDCT)Hybrid IR的图像质量和结节检出率。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因肺结节接受胸部CT检查的患者。对患者分别进行胸部RDCT(120 kVp,自动管电流)和ULDCT(100 kVp,20 mA)扫描,并采用Hybrid IR(AIDR 3D)重建RDCT图像,采用AIDR 3D和DLR(AICE)重建ULDCT图像。记录辐射剂量和结节数。使用主气管及左肺上叶的客观噪声、信噪比(SNR)、肺部总体及结节的主观图像评分评估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采用Likert 5分制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ULDCT与RDCT辐射剂量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Friedman检验对3种重建方法的定量指标、客观图像噪声及主观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45例,男17例、女28例,年龄32~74(55±11)岁。ULDCT的辐射剂量为(0.17±0.01)mSv,显著低于RDCT[(1.35±0.41)mSv,t=15.46,P<0.001]。ULDCT-AICE、ULDCT-AIDR 3D及RDCT-AIDR 3D图像在气管CT值、气管噪声、气管SNR、肺实质噪声及肺实质SNR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ULDCT-AICE的气管及肺实质图像噪声、气管CT值显著低于ULDCT-AIDR 3D(P<0.05),与RDCT-AIDR 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CT-AIDR 3D、ULDCT-AIDR 3D、ULDCT-AICE总体图像质量和肺结节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0.57、117.20,P<0.001),其中ULDCT-AICE总体图像质量和肺结节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优于ULDCT-AIDR 3D(P<0.05),与RDCT-AIDR 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CT-AIDR 3D、ULDCT-AIDR 3D、ULDCT-AICE方法检出结节的数量一致,均为72个。结论胸部ULDCT采用DLR重建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且与Hybrid IR相比,能够有效降低图像噪声并提高SNR,并对肺结节的显示良好,图像质量及结节检出效果不弱于目前临床中常规使用的RDCT Hybrid IR。

  • 标签: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深度学习重建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患者为34岁女性,有糖尿病病史6年,血糖控制不佳,以快速进展的呼吸衰竭、腰痛及发热为主要表现,影像学可见双肺多发随机分布的结节团块影合并右侧肾周混杂密度影,外周血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肾周脓肿引流液二代测序结果均回报肺炎克雷伯菌,经肾周脓肿穿刺引流、积极抗感染、控制血糖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复查胸部CT可见结节团块影吸收,遗留多发空洞,肾周脓肿减少。播散性肺炎克雷伯菌致死率高,肺部及肾脏的影像判读可帮助诊断,监测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外科肺活检诊断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DPLD)的疾病谱变迁并探讨外科肺活检在DPL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3年1月至2020年12月28年间连续455例接受外科肺活检的DPLD病例资料,其中男211例,女244例,接受活检时年龄(45±14)岁。按照1993—2002、2003—2012、2013—2020年分为3个时间段进行疾病谱比较。结果411例(411/455,90.3%)经病理形态学明确诊断,441例(441/455,96.9%)经临床-影像-病理多学科讨论后确诊。术后30 d病死率为2.4%(11/455),术后3个月病死率为3.3%(15/455)。本组患者中间质性肺炎209例(209/455,45.9%),其中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105例,寻常性间质性肺炎33例;其他类型DPLD为166例(166/455,36.5%),其中过敏性肺炎49例;肿瘤39例(39/455,8.6%);感染性疾病27例(27/455,5.9 %)。1993—2002、2003—2012、2013—2020年外科肺活检数量分别为76例(76/455,16.7%)、297例(297/455,65.3%)和82例(82/455,18%)。在上述3个时间段内,间质性肺炎占DPLD的比例分别为68.4%、45.1%和28.0%,其他类型DPLD为22.4%、39.4%和39.0%,肿瘤为2.6%、7.4%和18.3%,感染为5.3%、5.1%和9.8%。结论DPLD外科肺活检疾病谱随时间的变化反映了临床医生对DPLD和间质性肺炎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以及诊治策略的变化。对于某些疑难的、诊断困难、治疗方向不明的DPLD,外科肺活检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间质性肺炎 外科肺活检 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
  • 作者: 范俊平 朱恬缘 孙蒙清 师杰 刘安雷 秦岭 宋兰 刘雅萍 田欣伦 刘继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遗传学系,北京100005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以急性消化道穿孔起病,伴肺部巨大空洞,最终确诊为多部位结核感染的病例。患者男,23岁,主因“腹泻伴间断咳嗽、咳痰3个月,腹痛1个月,加重1 d”入急诊,CT见腹腔大量游离气体,胸部多发巨大空洞伴结节影,考虑消化道穿孔,行剖腹探查及穿孔肠段切除术。后续痰涂片回报抗酸染色阳性伴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基因(Xpert)阳性,小肠病理示多量微脓肿形成,抗酸染色阳性。最终确诊为肺结核、肠结核。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男,47岁,间断咳嗽、咳痰2年,加重伴右侧胸痛、血痰3个月入院。患者入院前2年(2014年)出现咳嗽、咳白痰、轻微胸痛,查胸部CT提示右上肺2 cm×2 cm圆形低密度结节,未治疗,两周后症状缓解。入院前3个月奔跑追赶机动车后出现咳嗽、咳白黏痰、胸痛,咯暗红色血痰。体检未发现异常。白细胞计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42.61%,胸部CT示右上肺结节3.4 cm×3.3 cm,较前增大。双肺多发斑片影,以右肺上叶及左肺下叶为重,病变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入院后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穿刺标本细菌、真菌及抗酸染色均阴性,HE染色可见纤维板层样的囊壁,壁内多发细粒棘球绦虫头节,囊壁外侧为纤维素样坏死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肺包虫病,建议抗包虫治疗,患者因无自觉症状,未服药物。已随访5年,复查CT肺内团块影缩小。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介入联合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辩证护理对患者康复护理的影响。方法:将48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行管腔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其中的24位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辨证施护,以中药熏洗加穴位按摩和穴位针灸,以及不同证型采用不同水温浸泡患肢。结果:通过血管腔内介入联合中药治疗在护理中通过辨证施护对患者情志干预健康教育和专病的密切观察更有利于患者康复。结论: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采用辨证施护,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辩证施护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夏季洪涝灾害案例不断增多,给城市排水问题带来严峻的考验,而当前城市排水问题面临的重大难点是排水效果不尽如人意,排水能力也有一定局限,给整个城市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因此,针对城市当前排水管道施工的任务迫在眉睫,如何提升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效果俨然成了市政部门的核心任务。

  • 标签: 市政 道路桥梁 排水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以发热、气短、双肺磨玻璃影起病,最终确诊为安钠咖吸入引起的机化性肺炎病例。患者男,59岁,因“间断发热2个月,活动后气短20 d”从2020年8月起反复就诊,胸部CT显示进行性加重的双肺磨玻璃斑片影,应用糖皮质激素后有所好转。2020年10月11日收入我院,经详细询问病史,患者长期烫吸安钠咖,起病前后因工作劳累烫吸频率有所增加。完善经支气管肺活检,病理提示机化性肺炎。最终诊断考虑吸入安钠咖导致的继发性机化性肺炎,除外感染后加用中等量激素治疗,2个月后随访症状完全消失,活动耐量恢复正常,胸部CT显示病变明显吸收。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以程序化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化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为主的药物开始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不典型肿瘤治疗反应的出现给实体肿瘤评价指南(RECIST)带来了挑战。肿瘤免疫反应评价指南涵盖了新型肿瘤治疗反应,但是缺乏大样本下的证据支持。与此同时,新型影像学技术如影像组学、能谱CT、DWI、分子影像在评估肿瘤治疗反应及预测疗效中的优势逐渐显现。本文对各版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在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影像学技术在肿瘤治疗反应评价以及免疫治疗效果预测中的价值、前景及挑战。

  • 标签: 肺肿瘤 免疫疗法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实体肿瘤评价标准
  • 简介: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与结缔组织病相关寻常型间质性肺炎(CTD-UIP)在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上均十分相似,造成鉴别诊断的困难;此外,临床中还有小部分病理表现为UIP的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IPAF/UIP)患者。本文将主要对IPF/UIP与CTD-UIP的临床差异与预后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以肺部病变为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干咳、气促、外周血白细胞不高或降低以及胸部CT改变等,严重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随着对本病的认识不断加深,近期内已连续6次修订诊疗方案。新冠肺炎患者通常在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或其他新冠肺炎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或曾接触过来自疫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为集聚发病。但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临床以呼吸道症状前来就诊的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已越来越模糊,各级综合医院陆续面对新冠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挑战。现将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肺部影像学特征,与北京协和医院历年收治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肺病的其他肺部感染及非感染性疾病进行比较,尝试找出其相似及不同之处,为新冠肺炎鉴别提供线索,保证精准诊疗。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表现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在城市中,规划园林景观刻不容缓,可有力推动城市发展,并且提高环境稳定性。这时应在第一时间加强城市园林景观规范中生态绿道的运用,尽可能实现园林景观效益最大化。

  • 标签: 城市 生态绿道 园林景观 规划 运用
  • 作者: 宋兰
  • 学科: 文学 > 中国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青年文学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苏轼不仅以一代文豪著称,位列庄子、渊明(陶潜)、子美(杜甫)、之后,也因其豪放旷达,高情超脱而倾倒当时与后世。所谓逆境,对于东坡则是胜地,他居黄四年,黄州赤壁名满天下;谪居惠州,岭南荔枝自显价值;流放海南,留下名句:“兹游奇绝冠平生,海南由瘴疠地变为风景区。”“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东坡是中国士人一生的典范;是失意文人逆境的楷模。“受欺者是欺人者的长辈”,阿Q因为精神胜利法成为旧中国重重压迫下,努力摆脱痛苦、无力又无奈的中国底层人物的形象代表。是精神胜利法,让阿Q在贫穷,孤独,阶级的三重困境中,也能快乐与光荣;是精神胜利法,概括了阿Q卑微而简短的一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园林是绿化城市的重要方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下,城市园林的数量和规模增加,园林的绿化功能和艺术文化传递功能并重,这也提高了园林施工技术的难度。本文首先分析了施工技术的难点所在,然后针对各个难点进行了细致讨论,以期为园林施工从业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园林施工 施工技术 施工难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针合拔罐治疗呃逆的效果。方法将101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52例采用电针合拔罐疗法,对照组49例采用单纯针刺。经治疗后,对两组疗效有效率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电针合拔罐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肯定。

  • 标签: 顽固性呃逆 电针 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