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铁凝历经十年写作中篇小说《麦秸垛》(1986年)、《棉花垛》(1988年)、《青草垛》(1995年),以“三种至今还维系着人类生存的‘物质’为名,并从三种不同的叙事维度反思现代,以及“思考在这些物质注视下的人类景况”。

  • 标签: 反思现代性 维度 叙事 铁凝 人类生存 《麦秸垛》
  • 简介:禅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术界很早就给予了关注。那么,禅诗传统与现代诗之间,是否还继续保持着沟通与关联,尤其是在“现代”文化语境下,禅与诗是否依然互为缠绕,血脉相通呢?禅诗一开始就在修辞格上呈现出的特质,或许正是深入这个问题的比较方便的法门。

  • 标签: 现代诗 禅诗 修辞学 符号 中国古典诗歌 文化语境
  • 简介:禅诗写作以“平常语”入诗,反诗歌“陌生化”合禅宗顿悟“自性”之道,它呈现出的“反讽”修辞格的特点,也隐藏着禅宗美学“反讽”的符号学内涵。禅宗这种与后现代主义诗学契合的美学追求以及古典禅诗成功的操作实践,可以为禅诗之现代提供契机与参考。

  • 标签: 禅诗 禅宗美学 符号修辞学 反讽 平常语 陌生化
  • 简介:幻想小说是全世界普遍的叙述形式,但武侠小说却为中国所独有。充分展现幻想四大主要因素的武侠小说,在中国20世纪才出现。本质是幻想文学的武侠小说,基本上是与现实无涉的,而它在20世纪中国的地位节节攀升,直至知识分子对武侠小说的“庙堂”式认定,或许也正说明中国叙述艺术越来越幻想化。

  • 标签: 武侠小说 侠客叙述 幻想性
  • 简介:游戏玩家通过“再中心化”及主体间,于武侠角色扮演中获得虚拟的快感。在人与媒介的“内部互动”中,角色扮演为玩家提供人物“视点”,使玩家从所处的现实世界,“再中心化”入由语词、形象和观念所构筑的属于所扮演角色的虚构世界“江湖”。与此同时,玩家沉浸于对另一主体的陌生体认,不断积累建构他我主体来理解“江湖”,并将其当作“有生命”世界逐步体验与认同,进行从现实世界撤退、摒弃,以及对现实矛盾的想象解决。

  • 标签: 角色扮演游戏 再中心化 主体间性
  • 简介:徐小斌的小说创作经常被称为“寓言化写作”、“亲吻神秘”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大部分小说通过一些奇特的意象穿插勾连,建构了很强的象征意义。其长篇代表作《羽蛇》也不例外。但是这部小说中除了单个象征意象外,还有由几个象征意象构成的子象征,以此共同支撑小说的象征意义。在此体认下,论文意图通过对《羽蛇》中象征意象的分析来解读小说的象征意义。

  • 标签: 徐小斌 《羽蛇》 象征性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