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骨科护理治疗敏感指标在专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12月我院骨科所接收的80例相关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相对应的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进一步实施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操作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程度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等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 P值小于0.05。结论:在针对骨科疾病患者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切实应用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相关内容,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应用,这样能够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专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亲与父亲实施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心率、血氧饱合度、体温等方面的影响,探讨母亲与父亲实施袋鼠式护理对实施者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32例早产儿及其父母,用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母亲组67例和父亲组65例。干预持续2 h,干预前后用状态焦虑问卷(SAI)评估实施者焦虑状态,并记录实施前15 min以及即将结束时早产儿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体温。结果实施者干预前SAI得分[M(P25,P75)]母亲组为35.00(30.00,45.00)分,父亲组为33.00(30.00,43.0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为-0.645,P>0.05);干预后SAI得分母亲组为29.00(23.00,32.00)分,父亲组为25.00(21.50,28.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518,P<0.01)。对干预前后早产儿心率(δ1=-4.25)、血氧饱和度(δ2=1.45)、体温(δ3=0.20)变化值行非劣效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370、5.343、12.612,P<0.01)。结论父亲实施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心率、血氧饱合度、体温方面的影响不次于母亲实施袋鼠式护理;相比于母亲,袋鼠式护理更能减轻父亲的焦虑程度。

  • 标签: 婴儿,早产 袋鼠式护理 低出生体质量儿 焦虑 非劣效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亲与父亲实施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心率、血氧饱合度、体温等方面的影响,探讨母亲与父亲实施袋鼠式护理对实施者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32例早产儿及其父母,用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母亲组67例和父亲组65例。干预持续2 h,干预前后用状态焦虑问卷(SAI)评估实施者焦虑状态,并记录实施前15 min以及即将结束时早产儿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体温。结果实施者干预前SAI得分[M(P25,P75)]母亲组为35.00(30.00,45.00)分,父亲组为33.00(30.00,43.0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为-0.645,P>0.05);干预后SAI得分母亲组为29.00(23.00,32.00)分,父亲组为25.00(21.50,28.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518,P<0.01)。对干预前后早产儿心率(δ1=-4.25)、血氧饱和度(δ2=1.45)、体温(δ3=0.20)变化值行非劣效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370、5.343、12.612,P<0.01)。结论父亲实施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心率、血氧饱合度、体温方面的影响不次于母亲实施袋鼠式护理;相比于母亲,袋鼠式护理更能减轻父亲的焦虑程度。

  • 标签: 婴儿,早产 袋鼠式护理 低出生体质量儿 焦虑 非劣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