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 BTK)是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的关键调节因子,成了B细胞参与或者介导的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最有前景的一个药物开发靶点。全球共有6款BTK抑制剂获批上市,这些药物在B细胞肿瘤临床应用上具有优秀的疗效和安全性,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和优势,还在不断开拓新的适应症。全球还有30多种BTK抑制剂处在各种疾病和临床实验中。未来BTK抑制剂临床开发的几个发展趋势:鉴于共价不可逆的抑制剂存在脱靶和耐药性,未来非共价可逆抑制剂或是重点方向;不断探索新的适应症,特别在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会取得突破;和肿瘤其他药物联用或细胞治疗方法联用取得比单药更好的疗效也是方向之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BTK抑制剂药物2023年在全球销售达到129亿美元,随着新适应症和多药联用进一步打开市场,展望2030年达到235亿美元峰值也是可能实现的。中国药企在BTK抑制剂药物开发有着重要的贡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随访方式对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s)二级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非住院患者服药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EGV)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纳入传统门诊随访组(A组)、远程平台随访组(B组)和联合随访组(C组)。记录患者服药依从性、心率应答、病情变化及治疗情况,对不同方式随访患者NSBBs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2例患者,其中A组24例,B组23例,C组25例。40例患者(55.6%)NSBBs服药依从性好,其中34例(85.0%)达到心率应答。B组(65.2%,15/23)与C组(68.0%,17/25)服药依从性高于A组(33.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8,P=0.029;χ2=5.889,P=0.01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2,P=0.838)。A组依从性好亚组与依从性差亚组比较,本地患者比例高[7/8比37.5%(6/16),P=0.033]。随访期间NSBBs服药依从性好患者较依从性差患者胃镜复查比例高[75.0% (30/40)比21.9%(7/32),χ2=20.085,P<0.001];并发EGVB患者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2/40)比21.9%(7/32),P=0.073]。结论门静脉高压合并EGV患者NSBBs服药依从性不高。远程平台随访可提高药物预防依从性,是一种较好的随访方式。NSBBs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胃镜复查依从性高,以胃镜复查结果为基础评估曲张静脉出血风险及内镜序贯治疗有望降低EGVB风险。

  • 标签: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出血 二级预防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远程平台随访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