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作者: 吴丹 潘立平 宋毅军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19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300052 天津(现在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神经内科,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301800 天津)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300052 天津
  •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比癫痫伴认知功能障碍组、单纯癫痫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睡眠结构的差异,探究癫痫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睡眠结构的变化,发现其睡眠结构紊乱突出,其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显著降低,睡眠中不良事件明显增加。

  • 标签: 癫痫 认知功能障碍 睡眠结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86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结果:护理前,两组HAMA评分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AMA评分和护理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无抽搐电休克 焦虑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2009年至2018年我国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以"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免疫性胰腺炎、IgG相关胰腺炎"为检索词,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发表于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的文献,最终纳入文献110篇,共计2 364例AIP患者,分析总结AIP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2 364例AIP患者中男性1 777例,女性587例,平均年龄5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61.31%)、腹痛(52.45%)、腹胀不适(34.78%)、体重减轻(22.62%);50.13%患者有胰腺外表现。血清学检查主要表现为IgG4(74.14%)、CRP(73.68%)、IgG(71.41%)、血沉(67.34%)、总胆红素(62.44%)、ALT和AST(50.83%)及CA19-9(43.85%)水平明显升高,类风湿因子阳性(42.04%)。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占46.87%,局限性肿大占21.87%。病理学主要表现为胰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腺泡破坏及萎缩,纤维组织增生及IgG4免疫组织化学阳性。282例(11.92%)患者被误诊,70.12%患者激素治疗有效。结论我国AIP好发于男性,常伴有胰腺外表现,影像学检查可协助诊断,但误诊率较高。临床医师需提高对AIP的诊治意识和水平,减少漏诊误诊。

  • 标签: 胰腺炎 自身免疫疾病 糖皮质激素 临床特征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预防性优质护理对高龄淋巴化疗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连续纳入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10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114 例高龄淋巴瘤分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57) 和对照组 (n=57)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 察组给予预防性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下肢 DVT 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化疗 24h , 7d , 15d 天后下肢 DVT 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 。护理前,两组 SAS 和 SDS 评分并无差异 (P > 0.05) 。护理后,两组 SAS 和 SDS 评分均较之前下降,且观察组分数比对照组低 (P < 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96.49%vs82.46% , P < 0.05) 。结论预防性优质护理可降低高龄淋巴瘤化疗患者下肢 DVT 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程度,使患者保持身心良好的状态。

  • 标签: 淋巴瘤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性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感知老化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关怀与生命质量间的中介作用,为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简版自我感知老化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特异性量表对215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得分为(49.90 ± 12.11)分,家庭关怀得分为(7.17 ± 2.53)分,生命质量得分为(65.89 ± 12.07)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关怀得分与生命质量得分呈负相关(r值为-0.480,P<0.01),自我感知老化得分与家庭关怀得分呈负相关(r值为-0.472,P<0.01),与生命质量得分呈正相关(r值为0.688,P<0.01)。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我感知老化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关怀与生命质量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6.51%。结论自我感知老化是家庭关怀和生命质量的中介变量,树立积极的自我感知老化有利于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糖尿病,2型 生活质量 家庭关怀 自我感知老化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所发挥出的作用。 方法: 本次研究以我院 28 例脑梗死患者为主,收治时间为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3 月,按照实验开展的要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两种干预手段,分别作用于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均为 14 例。 结果 :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下,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由干预前的 37.85±3.12 分降低至 17.54±2.45 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由干预前的 37.54±7.89 分升高至干预后 12 个月的 78.54±5.79 分,与常规护理相比较,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 P<0.05 )。 结论 :在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通过对患者开展健康知识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均得到较大的改善,有利于患者身体尽快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脑梗死 早期康复 神经功能 健康知识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十年国际上糖尿病心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及前沿,为糖尿病心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Ⅴ对2009—2018年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出的有关糖尿病心理的2 271篇文献进行研究,分析该领域的核心力量分布、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及前沿。结果糖尿病心理研究领域研究者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大学,糖尿病心理研究领域的热点主要集中于抑郁、生活质量、患病率、血糖控制等,近十年的研究前沿主要有共病抑郁、质量、社会支持、行为等。结论未来我们应该关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探索,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糖尿病 心理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与传统维生素K拮抗剂(VKA)在活动性癌症患者中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和Clinical Trials数据库中检索2019年5月前关于活动性癌症患者使用NOAC与VK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原始研究设计为RCT的二次研究,语种限制为中、英文。由2名研究者依据筛选策略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评价文献质量,评估跨研究间数据汇总分析的适宜性,并检测主要结局事件异质性。比较NOAC与VKA在活动性癌症合并静脉血栓栓塞(VTE),或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中,发生大出血、非大出血性临床相关出血、VTE、卒中和全因死亡的相对风险(RR)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4篇为原始研究,5篇为二次研究。其中活动性癌症伴VTE 5篇(5/9),伴NVAF 4篇(4/9)。共包含4 049例(68.86%)例活动性癌症患者,其中2 278例(56.26%)接受NOAC治疗,1 771例(43.74%)接受VKA治疗。纳入文献质量均较高(得分均≥5分),各纳入文献数据可进行汇总分析(P>0.05),结局事件异质性低(I2均<25%)。在活动性癌症伴VTE患者中,服用NOAC患者VTE复发(RR=0.55,95%CI:0.36~0.84,P=0.005)和非大出血性临床相关出血事件(RR=0.77,95%CI:0.60~0.98,P=0.03)风险低于VKA。在活动性癌症伴NVAF患者中,与VKA比较,NOAC在预防VTE和卒中、减少非大出血性临床相关出血事件、大出血及全因死亡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有VTE或NVAF的活动性癌症患者,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时,相对于VKA,NOAC在疗效与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

  • 标签: 抗凝药 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 心房颤动 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