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医学生学习情况,为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学习动机简易评定量表等在内的综合问卷,调查上海市4所医学院校4 054名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及其期望值等学习情况,并进行不同群体的比较。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群体各种学习情况的差别。结果上海市医学生总体学习动机强度为中等,占比62.3%(2 525/4 054);自评的学习态度主要为比较刻苦和一般,占比为41.2%(1 669/4 054)和36.5%(1 478/4 054);对学习成绩的期望值主要为良好和优秀,占比为34.6%(1 401/4 054)和27.8%(1 126/4 054);学习成绩为良好和及格,占比为40.1%(1 625/4 054)和37.0%(1 502/4 054);除不同性别的医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上述指标不同群体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动机、态度、学习期望值的医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医学生总体学习动机水平适中、态度比较刻苦,学习成绩及期望良好。对不同群体的细化分析,为比较不同院校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上海市 医学生 学习动机 学习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柯克帕特里克模型对军队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各方面培养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方法科学选取柯克帕特里克模型4个层次的替代评估指标(研究生对高校培养工作的满意度、学习动机强度、创新能力的等级水平和分布特征、论文等创新成果),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综合评估某军队医科院校804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采用SPSS 20.0进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①第一层次(反应层):研究生对高校培养工作总体满意(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之和)为61.2%,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对导师的评价(4.18±0.84)高于对学校教育管理(3.64±0.89)和课程教学(3.59±0.86)的评价。②第二层次(学习层):研究生多数属于学习动机中等(57.5%,463/804)。③第三层次(行为层):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占64.4%(518/804),"强"占34.3%(276/804);创新能力成分以挑战性(78.66±9.84)和好奇性(76.46±10.38)为主,想象力最低(65.36±11.44)。④第四层次(效果层):研究生发表论文以核心期刊为主(人均0.42±0.83);46.5%(365/804)的研究生认为自己所在专业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较低;32.2%(259/804)的研究生读研期间参加了1项科研项目;38.7%(311/804)认为自己参加科研项目的学术含量"一般"。结论柯克帕特里克模型的应用解决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评估指标难以统一的问题;4个层次的具体分析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更深刻地论证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和意义。

  • 标签: 柯克帕特里克模型 军队医学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主要原因,并且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的原因以及护理资料。结果本次患者血液透析共1512例次,出现低血压214例次,所有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顺利完成血液透析治疗者186例次,其余18例暂停透析,但是经过相应处理后血压恢复正常,继续接受透析治疗,另外10例患者停止透析。本次并没有1次患者由于出现低血压症状而死亡。结论老年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做好科学、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压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 血液透析 低血压 原因分析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重症护理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研究组患者的重症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优质的重症护理干预后,生命体征有所好转,护理有效率达95.65%,护理效果良好。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重症护理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尽快康复,降低患者病死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重症护理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护理缺陷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以我院从2014年4月1日至今发生的36例血液透析护理缺陷为研究对象,从护理缺陷的分类、时间、发生原因和与护士关系等方面,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护理缺陷的分类中,透析过程中失血及坠床患者20例,合占55.6%;在36例血液透析护理缺陷中,其中上机环节为12例(33.3%),透析过程中为18例(50.0%),透析治疗结束后为6例(16.7%)。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为透析时的评估和观察不细致;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查对制度执行不力。结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失血与跌倒为主要的护理缺陷,比较容易发生在入科2年内的护士当班时,以及透析的过程中。完善与落实护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强化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等是避免血液透析出现护理缺陷的主要措施,可以有效保证血液透析的护理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缺陷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4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控制论进行护理。透析结束后比较在并发症发生情况、焦虑状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和焦虑状态评分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控制论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缓解患者焦虑症状,提高患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控制论 血液透析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14例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仅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1例患者感染,1例血栓;对照组1例患者发生感染,1例患者发生血栓,2例患者导管脱落,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8.5%)明显低于对照组(57.1%),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深静脉 长期留置导管 血液透析 并发症 护理措施
  • 简介:近年来,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重点的关注,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迅速,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就文创产品设计而言发展并不理想,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弊端,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文创产业设计与当前互联网络的发展相比呈现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本文结合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实际,基于互联网+的大背景对文创产品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把握新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对文创产品设计的新要求,以求实现文创产品设计与时代发展的同步。

  • 标签: 文化创意产业 互联网+ 文创产品 设计
  • 简介:作为承担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重任的地方高等院校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该文从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强化专业实践课程及实践活动,科学规划专业设置三个方面分析和探讨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方式上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地方高等院校 人才培养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专业实践课程 专业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