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慢性病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传统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多"重治疗、轻预防"。本研究将信息管理学科中的大数据应用、知识管理、知识服务等方法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通过构建包括多源异构的慢性病数据资源库、慢性病健康知识分析平台以及慢性病服务应用平台,实现慢性病数据管理中自我检测数据与医疗机构等来源数据的互联互通,慢性病健康知识的融合与精准推送,以及围绕慢性病预防、诊断、治疗与康复全过程提供的个性化精准服务。2019年8月起采用该管理模式搭建糖尿病大数据平台,至2022年1月,收集来自216万名居民的诊疗及管理数据3.8亿条,数据采集的准确率达97.46%,完整率达96.07%;构建相应知识库和服务平台,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服务,提高了患者和社区居民的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治疗控制率、科普与传播率。

  • 标签: 信息管理 信息服务 数据驱动 慢性病 精准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联合股外侧皮神经(LFCN)阻滞和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用于老年患者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单侧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8例,年龄65~85岁,性别不限,BMI 18~30 kg/m2,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9):PENG阻滞+LFCN阻滞组(PL组)和FICB组(F组)。PL组超声引导下在髋关节囊周围注射0.375%盐酸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3.3 mg混合液20 ml,在LFCN周围注射0.375%盐酸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1.7 mg混合液10 ml,F组超声引导下在髂筋膜间隙注射0.375%盐酸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5 mg混合液30 ml。术后采用羟考酮行PCIA,VAS评分≥4分时,静脉注射羟考酮1 mg补救镇痛。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首次步行时间和距离及住院时间;记录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和股四头肌肌无力、恶心、呕吐及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F组比较,PL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降低,术后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减少,股四头肌肌无力发生率降低,首次步行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首次步行距离延长(P<0.05)、补救镇痛率和恶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FICB而言,PENG阻滞联合LFCN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有利于抑制术后痛敏反应,促进术后早期恢复。

  • 标签: 神经传导阻滞 关节囊 股神经 筋膜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