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现有分析方法检出限高、测定组分过少、烃类干扰严重等问题。经过试验,采用两根色谱柱串联的方式,使用一根大口径二甲基聚硅氧烷毛细柱作为预分离柱进行氧化与重烃及芳烃类的分离,采用一根高选择性的LOWOX的色谱柱用于轻烃与含氧的分离,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使用中心切割系统实现两根色谱柱之间的切换。使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此方法检出限可达到10.0mg/kg且分离度高、无烃类干扰。

  • 标签: 煤基石脑油 气相色谱 中心切割系统 含氧化合物
  • 简介:摘要:针对现有分析方法检出限高、测定组分过少、烃类干扰严重等问题。经过试验,采用两根色谱柱串联的方式,使用一根大口径二甲基聚硅氧烷毛细柱作为预分离柱进行氧化与重烃及芳烃类的分离,采用一根高选择性的 LOWOX 的色谱柱用于轻烃与含氧的分离,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使用中心切割系统实现两根色谱柱之间的切换。使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此方法检出限可达到 10.0mg/kg 且分离度高、无烃类干扰。 关键词: 煤基石脑油;气相色谱;中心切割系统;含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职业性慢性苯及其化合的发病规律、中毒事件与工龄、年龄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发生的60例职业性慢性苯及其化合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职业性慢性苯及其化合中毒的发作时间、发病年龄、与发病工龄间关系。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5.18±7.62)岁,平均发病工龄为(2.55±3.42)年。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患者相比,国有企业患者发病年龄显著长于前两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国有企业患者发病工龄与三资企业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有企业患者发病工龄显著长于乡镇企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应重点监控26岁以下年龄,1年内接毒工龄的工人,并将三资企业、乡镇企业作为重点卫生监督单位。

  • 标签: 职业性慢性苯及其化合物 中毒 发病分析
  • 简介:摘要:部分食品使用的包装材料为透明聚合材料,使食品在运输、存储等过程中更容易受到紫外线照射而氧化,造成食品的质量受到影响。本文中则主要对紫外光助剂在聚合包装材料中的应用与改性进行分析,使食品质量得到保障。

  • 标签: 紫外光助剂 聚合物 包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