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脏疾病与心血管疾病会相互作用和影响,是彼此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心房颤动是终末期肝病患者肝功能恶化及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本文综述终末期肝病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流行现状及其潜在的发病机制,阐明其与长期预后的关系。

  • 标签: 终末期肝病 房颤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胆胰合流异常是胆总管和主胰管末端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或形成较长的共同通道导致胆汁和胰液混合返流,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胆胰疾病,甚至导致胆道恶性肿瘤的发生。胆胰合流异常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到胆道流体动力学、磷脂酶A2激活、蛋白酶激活、氨基酸脂肪代谢、基因突变等。本文总结了关于胆胰合流异常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 标签: 胆总管 胰腺 磷脂酶类A2 奥狄括约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少症与首次发病的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西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首次发病的年龄60岁以上的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24 h(急性期)内行简明肌少症量表(SARC-F)评定,并据此将患者分为非肌少症组(SARC-F<4)和肌少症组(SARC-F≥4)。患者发病24 h内及3个月随访时,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其认知功能状况。结果共纳入211例患者,其中肌少症组31例(31/211,14.69%),非肌少症组180例(180/211,85.31%),肌少症组的PSCI发病率高于非肌少症组(83.87%和26/31比55.56%和100/180,χ2=8.814,P=0.003)。评估两组认知域情况发现,肌少症组MMSE总分、定向力、记忆、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能力方面均下降(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首次发病的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肌少症是发生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57,95%CI:1.077~12.411,P=0.038)。结论肌少症是PSCI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中急性期评估患者肌少症情况可能有助于在临床上判断中患者发生PSCI的风险,降低PSCI的发病率。

  • 标签: 卒中 肌少症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流行性出血热用护理程序的价值。方法:2019年9月-2021年8月本科接诊流行性出血热病患84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护理程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住院时间与发热持续时间,研究组分别是(13.97±2.15)d、(4.19±1.65)d,比对照组(18.36±2.95)d、(6.94±1.32)d短,P<0.05。针对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14.29%,比对照组42.86%低,P<0.05。结论:于流行性出血热中用护理程序,利于住院时间的缩短,发热症状的缓解,及并发症的预防。

  • 标签: 护理程序 住院时间 流行性出血热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北京市房山区2013-2017年出生缺陷的资料,探讨北京市房山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动态变化及流行特征,并提出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出生缺陷患病率。结果2013-2017年共监测围产儿51062例,其中出生缺陷儿715例,患病率为14.00‰。前五位出生缺陷顺位依次为副耳、先天性心脏(先心病)、多并指(趾)、唇腭裂、肾积水和其他肾脏畸形。出生缺陷患病率本市户籍9.84‰(402/40857)和流动人口30.40‰(313/10295),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虽然北京市房山区出生缺陷患病率低于全市水平,但本地区流动人口出生缺陷患病率较高,应进一步提高该地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健康管理,大力加强孕前、孕早期健康教育,。加大社区网底宣传,使用新型网络媒体普及出生缺陷知识;加强孕期超声检查、产前诊断,避免和减少出生缺陷围生儿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标签: 出生缺陷 监测 流动人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肝囊型包虫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2013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02例肝细粒棘球蚴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43例;年龄范围为3~14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8例患儿为腹腔镜组(2016年3月后收治),行传统开放手术的54例患儿为对照组(2016年3月前收治),比较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8 h患儿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住院时间、残腔感染率、胆漏发生率、术后高钠血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等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残腔积液率、残腔感染率、术后高钠血症发生率、胆漏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8 h VAS评分、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相应的手术指征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肝囊型包虫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相似,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视野清楚、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势,安全、可行,患儿家属更容易接受。

  • 标签: 儿童 肝棘球蚴病 腹腔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流行性出血热病人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纳入了58例在我院进行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将参与调查的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29例和实验组(优质护理)29例,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的发热、多尿、尿蛋白转阴、血小板正常情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病人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差异存在临床参考价值和对比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流行性出血热 临床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全过程造价管理咨询服务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造价咨询企业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行业竞争愈发激烈。造价咨询企业需要不断优化工作模式,持续提升工作质量及服务水平,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终极目标,确保企业在咨询行业改革浪潮中愈战愈勇,立于不败之地。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定价机制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全过程 造价咨询服务 定价机制
  • 简介:摘要:在新时期提出的“体育强国”目标下,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机制需要由顶层法律法规、相关政策为主导,以体育、卫生、教育等部门为执行主体,以学校、家庭、社区为落实对象,以地方政府为协调主体,以大数据为手段展开评价,以管委会、教学督导为监督主体,形成一个多元主体的管理机制

  • 标签: 体育强国 青少年 体质健康 促进机制 机制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ACOR评分〔包括心率(H)、酸中毒(A)、意识(C)、氧合(O)和呼吸频率(R)〕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肺性脑且初始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患者在无创正压通气的同时,接受规范的内科治疗。将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判定为无创通气治疗失败;其中早期失败为治疗48 h内需要气管插管,48 h及以后需要气管插管则定义为晚期失败。记录患者无创通气不同时间点HACOR评分,以及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临床结局等。比较无创通气治疗成功与失败两组患者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HACOR评分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失败的预测效能。结果共评估630例患者,最终51例纳入分析,其中男性42例(占82.35%),女性9例(占17.65%);中位年龄为70.0(62.0,78.0)岁。51例患者中有36例(70.59%)初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成功且好转出院;15例(29.41%)初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失败,切换为有创通气,其中10例(19.61%)为早期失败,5例(9.80%)为晚期失败。无创通气治疗失败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较成功组显著延长〔ICU住院时间(d):13.0(10.0,16.0)比5.0(3.0,8.0),总住院时间(d):23.0(12.0,28.0)比12.0(9.0,15.0),均P<0.01〕。无创通气治疗失败组患者无创通气治疗1~2 h的HACOR评分明显高于成功组〔分:10.47(6.00,16.00)比6.00(3.25,8.00),P<0.05〕;但两组无创通气治疗前及无创通气治疗3~6 h HACO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无创通气治疗1~2 h HACOR评分预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失败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86,95%可信区间(95%CI)为0.504~0.868;当最佳截断值为10.50分时,敏感度为60.03%,特异度为86.10%,阳性预测值为91.23%,阴性预测值为47.2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可使70.59%的患者避免气管插管;HACOR评分有助于临床预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失败。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肺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及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服用他汀类药物而引起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并分析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发生机制。结果各组他汀类药物中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达58.3%(70/120),发生率最小的是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7.5%(9/120);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中0~24h发生率最高达58.3%(70/120)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不良反应主要为肝毒性(43.3%),引起腹泻、恶心等症状,皮肤、肾脏、肌肉等也可受累。结论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可产生多种原因的肝、肾、肌肉、皮肤等毒性损害,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系统分析,合理用药,提高安全性。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不良反应 应用 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建筑行业的砌体工程所使用的砂大多仍为天然砂。天然砂是一种自然资源,来源包括海滨砂、湖砂、河砂、海砂及山砂等,虽然天然砂的采集工艺简单,应用广泛,但其形成时间过长,现有的总量有限,在历经了近几十年的大规模开采之后,今天的天然砂资源已不足以支持如此巨大的消耗速度,且其质量也在日益下降。因此,机制砂开始被应用于建筑砂浆领域。本文将结合我国机制砂的使用现状,对机制砂在建筑砂浆中的应用及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为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建筑砂浆 机制砂 应用 性能
  • 简介:摘要:21世纪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大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各大军工公司纷纷进驻国内,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使得竞争更加激烈。航空制造业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典型代表,其竞争常常被看作是科技人才、创意、服务和产品的较量,其中以高质量的技术科技人才的竞争为核心,换句话说,科技人才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将直接影响到航空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因此,充分发挥航空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其创新能力,对促进航空工业的长期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积极影响。在理论上,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激励效果呈显著的正相关,而员工的工作能力不可能离开长期的学习支持,只有通过有效地激励才能保证其工作业绩。

  • 标签: 航空制造 科技人才管理
  • 简介:摘要:21世纪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大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各大军工公司纷纷进驻国内,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使得竞争更加激烈。航空制造业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典型代表,其竞争常常被看作是科技人才、创意、服务和产品的较量,其中以高质量的技术科技人才的竞争为核心,换句话说,科技人才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将直接影响到航空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因此,充分发挥航空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其创新能力,对促进航空工业的长期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积极影响。在理论上,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激励效果呈显著的正相关,而员工的工作能力不可能离开长期的学习支持,只有通过有效地激励才能保证其工作业绩。

  • 标签: 航空制造 科技人才管理
  • 作者: 唐亚捷 刘健 陈钊 赵俊飞 马介旭 魏培坚 刘彦俊 邱海龙 朱伟 刘辉 庄建 郭惠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25
  • 出处:《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脏外科,广州 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脏外科,广州 510080;汕头大学医学院 515041,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超声科,广州 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科,广州 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脏外科,广州 510080;广东省华南结构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8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全胸腔镜下经左心房二尖瓣入路心肌切除术(thoracoscopic transmitral myectomy,TTM)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术前通过超声心动图及心脏核磁共振共同评估患者心室壁肥厚范围及二尖瓣形态和功能,在全胸腔镜下经二尖瓣行心肌切除术,总结手术方法并分析术后早期手术效果。结果2019年4月至2019年10月,我病区单一术者共完成TTM 15例。经术前影像评估后发现:6例(40.0%)室间隔肥厚局限于基底段,9例(60.0%)合并左心室中部室间隔肥厚;2例(13.3%)术前超声心动图发现二尖瓣后叶腱索断裂。心肌切除后,二尖瓣处理如下:11例(73.3%)患者行前叶扩大,3例(20.0%)患者为直接缝合前叶至二尖瓣环,1例(6.7%)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室间隔穿孔、残余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及完全房室传导阻滞者。主动脉中位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9.0(116.0,147.0)min、184.0(158.0,227.0)min、22.0(9.0,26.0)h、3(2,7)天、9(7,14)天。全组无失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2,5)个月。1例(6.7%)患者因A3区撕裂于术后3个月行再次二尖瓣成形术,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下降明显(术前对随访),分别为[(19.3±3.3)mm对(8.9±4.4)mm(P=0.001)]和[(90.8±23.2)mmHg对(8.9±4.4)mmHg(P<0.001)](1 mmHg=0.133 kPa);随访无患者残存SAM现象;二尖瓣中量以上反流患者数量由12例(80.0%)下降至1例(6.7%)(P<0.001)。结论对于手术指征合适的HOCM患者,TTM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术式,能够良好地暴露室间隔(尤其是中部)梗阻部位、消除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及SAM相关二尖瓣反流。术中应仔细处理二尖瓣前叶,减少因补片大小或缝合导致的残余二尖瓣反流发生。

  • 标签: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二尖瓣反流 心肌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发生不良反应的41例头孢菌类药物应用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另选取43例同期应用头孢菌类药物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药物种类、不良反应类型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结果观察组老人及儿童、过敏体质、用药过敏史等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类型主要有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头孢他定、头孢西丁钠、头孢曲松。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道反应、神经系反应、过敏反应、心血管系反应、泌尿系反应、二重感染等,其发生率分别为21.95%(9/41)、2.44%(1/41)、34.15%(14/41)、14.63%(6/41)、17.07%(7/41)、7.32%(3/41)。结论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道反应、神经系反应、过敏反应、心血管系反应、泌尿系反应、二重感染等,这可能与药物本身的的、MDT侧链、β-内酰胺环、MTT侧链以及7位上羧基基团与机体内的Na+-K+-ATP酶、γ-氨基丁酸以及红细胞膜上特异性靶蛋白等发生作用而引发不良反应有关。

  • 标签: 头孢菌素类药物 不良反应 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