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糖尿(diabetes mellitus,DM)是全球关注的重大慢性病之一,目前我国糖尿患病人数居全球首位。糖尿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最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患病率逐年攀升,已经超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成为慢性肾脏的首位病因。由于DKD发生机制复杂,其防治策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多种疗法在减少DKD患者尿蛋白排泄、延缓肾脏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从DKD基础治疗及新兴疗法两方面对DKD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治疗学 降糖药物
  • 简介:摘要糖尿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的一种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此类患者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患者进入终末期后的治疗非常棘手,而且其预后比非糖尿肾病患者差。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清楚地了解DKD的发病机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能在不同水平调控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表达但不编码蛋白质的RNA。研究发现多种lncRNA在DKD发生发展的不同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相比于可预测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突变带来的影响,lncRNA突变带来的影响非常难以预测。目前lncRNA在不同疾病中的研究已经呈井喷之势。大量文献对lncRNA在DKD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论证,DKD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可以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如Wnt/β-catenin、PI3K/AKT等诱导包括细胞质基质沉积、纤维化、炎性反应、足细胞及肾小管损伤等在内的各种表型的改变。lncRNA调控DKD表型的分子机制及涉及的信号通路错综复杂,本文旨在总结DKD中lncRNA的研究进展,并在最新证据下根据调控的不同表型将lncRNA以及信号传导通路进行整合,便于宏观视角下把握lncRNA在DKD中发挥的作用,为之后的lncRNA研究提供见解。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RNA,长链非编码 基因调控网络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糖尿肾脏是(DKD)是糖尿严重的肾脏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质谱分析法可以检测DKD患者的血液、尿液、组织等标本的生物标志物,已成为研究热点,在早期诊断、致病机制研究、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质谱分析法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肾病(DKD)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基于最新版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Ⅲ v1.4)中2001年6月至2012年10月共计5万余例患者的住院信息,筛选出DKD患者的数据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合并症〔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肾脏(CKD)〕、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ICU住院时间及ICU住院期间是否进行机械通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否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泌尿道感染(UTI)、糖尿酮症酸中毒(DKA)、急性心肌梗死(AKI)等以及ICU预后,同时收集患者入住ICU首个24 h内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的基线值及ICU住院期间的极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KD患者ICU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死亡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筛选416例DKD患者,因数据缺失排除20例,最终纳入396例,其中ICU内存活220例,死亡176例。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岁:57.13±13.04比52.61±14.15),合并高血压和CKD的比例更低(11.4%比23.6%,26.7%比41.4%),SOFA评分及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血K+的基线值更高〔SOFA评分(分):5.86±2.79比4.49±2.56,BUN(mmol/L):18.4±10.0比14.8±9.0,SCr(μmol/L):387.2±382.8比284.6±244.9,K+(mmol/L):4.64±0.99比4.33±0.86〕,ICU住院时间更长〔d:2.65(1.48,5.21)比2.00(1.00,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进一步分析ICU住院期间主要实验室指标极值显示,死亡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BUN和SCr的最大值(max)与最小值(min)以及血K+max均明显高于存活组〔WBCmax(×109/L):17.3±10.3比14.5±7.3,WBCmin(×109/L):7.9±4.1比6.7±2.7,BUNmax(mmol/L):23.8±10.4比18.8±10.2,BUNmin(mmol/L):11.0±6.6比9.3±6.6,SCrmax(μmol/L):459.7±392.5比350.1±294.4,SCrmin(μmol/L):246.6±180.3比206.9±195.4,K+max(mmol/L):5.35±0.93比5.09±0.99〕,血红蛋白最小值(Hbmin)和血糖最小值(Glumin)均明显低于存活组〔Hbmin(g/L):87.4±14.5比90.6±16.5,Glumin(mmol/L):4.0±1.7比4.6±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患者ICU住院期间机械通气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比例均明显高于存活组(37.5%比24.1%,32.4%比20.0%,均P<0.01),且UTI和AMI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存活组(29.5%比19.1%,8.5%比3.6%,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OR)=1.019,95%可信区间(95%CI)为1.003~1.036,P=0.023〕、SOFA评分(OR=1.142,95%CI为1.105~1.246,P=0.003)、WBCmin(OR=1.134,95%CI为1.054~1.221,P=0.001)和BUNmax(OR=1.010,95%CI为1.002~1.018,P=0.018)是DKD患者ICU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死亡危险因素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6,敏感度为61.6%,特异度为73.2%。结论为防止DKD患者ICU住院期间病情恶化,应密切关注患者血生化指标,尤其是肾功能指标,并及时对症处理;同时应积极预防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重症监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在糖尿肾病(DKD)足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在足细胞损伤及蛋白尿缓解中的作用。方法(1)本研究纳入了65例诊断患有2型糖尿(伴或不伴蛋白尿)的患者,并纳入了25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白蛋白/肌酐(ACR)的尿排泄比例对2型糖尿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无蛋白尿(ACR<30 mg/g,n=24)、微量白蛋白尿(ACR 30~300 mg/g,n=18)和临床蛋白尿(ACR>300 mg/g,n=23)。另选择25例经肾活检确诊的DKD患者作为DKD组。正常肾脏组织标本均取自泌尿外科同一时期肾脏肿瘤切除患者10例。将各组检测指标进行对比,同时采用实时定量PCR、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VDR在各组患者的血液、尿液样本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VDR与尿蛋白的相关性。(2)在2型糖尿肾病小鼠模型中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将遗传背景均为C57BLKs/J的雄性db/db小鼠及同窝出生的db/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DKD对照组(B组)、DKD二甲基亚砜处理组(C组)、DKD帕立骨化醇(VDR激动剂)处理组(D组),C、D组连续腹腔注射处理8周,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小鼠10周龄时开始连续干预8周,在小鼠22周龄(开始干预后12周)检测各组小鼠体重、血、尿生化指标对比;Western印迹法检测β-catenin、VDR的变化;免疫荧光观察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in及足细胞损伤蛋白α-SMA的表达变化。结果(1)与正常健康对照组相比,无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的糖尿患者血浆中VDR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低(均P<0.05);与无蛋白尿组的糖尿患者相比,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的糖尿患者血浆中VDR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低(均P<0.05)。(2)与正常健康对照组相比,无蛋白尿糖尿组和DKD组患者血浆中VDR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低(均P<0.05);与无蛋白尿糖尿组患者相比,DKD组患者血浆中VDR的mRNA和蛋白水平亦较低(均P<0.05)。(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KD组肾组织中VDR的表达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4)DKD患者血浆中VDR mRNA相对水平与ACR呈负相关(r=-0.342,P<0.05)。(5)各组尿液上清液中VDR的水平与血浆中的水平呈相反趋势。(6)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B组、C组肾小球足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高于D组(均P<0.05),VDR蛋白的表达低于D组(均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B组、C组肾小球足细胞podocin的表达低于D组(均P<0.05),α-SMA的表达高于D组(均P<0.05)。结论VDR高表达缓解DKD足细胞损伤及蛋白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受体,骨化三醇 足细胞 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