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过程中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收集患者的资料,进行健康评估,为护理诊断提供依据。护患双方共同讨论并确定患者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了解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制订目标明确、行之有效的护理计划,以利于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护理效果,确定新的护理问题。

  • 标签: 护理工作 治疗性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联合不同频率血液灌流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炎细胞因子和钙磷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53例。对照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1次/w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3次/w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小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hs-CRP、TNF-α、IL-6水平小于对照组;钙磷代谢指标中血磷指标治疗后小于治疗前,血钙、钙磷乘积指标大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血磷指标小于对照组,血钙、钙磷乘积指标大于对照组;营养学指标对比中,Hb、ALB、TRA治疗后均大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后各指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增加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频率可清除患者体内炎细胞因子,纠正钙、磷代谢丢失现象,缓解患者的临床体征,改善患者的肌体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通量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炎性细胞因子 钙磷代谢指标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农村小学课堂中引入器乐的必要。器乐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培养审美情趣、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以及促进团队合作意识。器乐教育对于情感及审美情操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帮助学生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并促进音乐素养的养成。

  • 标签: 农村小学 器乐进课堂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介入治疗术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以某医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2012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该院的487名使用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心脏压塞进行认真诊断,查看其临床症状、X射线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如果患者具有相应症状,应该对患者停止心脏介入治疗,并使用心包切开引流、冠状动脉搭桥和修补手术等一系列措施进行进一步治疗。结果在选取的487例患者中,有3名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发生了心脏压塞,概率为0.62%。发病原因在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房间隔穿刺,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心包压塞,误穿左心房壁,使其收到一定损伤,甚至会使冠状动脉发生破裂。经过x射线检查以后,只是证明了2名患者,另外一名患者又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后才对其病情得以证实。在对其进行治疗方案中,一名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心包切开引流术,一名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心包穿刺术,最后一名患者的治疗方案是使用冠状动脉搭桥和修补手术,经过治疗以后,三名患者并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各项指标都正常,病情状况比较良好,可以很快恢复。结论作为心脏介入治疗过程中一种比较罕见的并发症,必须对心脏压塞产生的原因进行快速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 标签: 心脏介入性治疗术 急性心脏压塞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课堂教学是目前大多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发展模式,其中灌输式教育发展手段就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回顾并总结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发展历史,从中能够发现大多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都需要进行不断创新与改革,进而有效地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因此,为了设计行之有效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就需要重新认识美术教育,尤其是需要重新明确美术教学的相关内容,以及重新清理学生需要学习的美术知识。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小学美术课堂创造思维教学方法,进而增强目前小学美术教学效果。

  • 标签: 小学美术 有效教学 创造性思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播散脑脊髓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例急性播散脑脊髓炎患者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痊愈6例,好转12例,其中遗留轻度智能或运动障碍9例。结论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瞳孔、意识的变化,患者有无痫发作、脑膜刺激征、脑疝等的发生。急性期特别关注患者有无呼吸肌麻痹,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生命功能,加强安全护理,避免患者受伤。

  • 标签: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肾衰竭血透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并进行血透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医院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的患者又采用延续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经延续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各个维度、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实行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预后。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肾衰竭 血液透析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老年患者行心脏介入手术者实施针对护理指导,提升围术期护理质量。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了60例患者,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分组以盲抽的方式选择患者,针对护理指导(观察组),常规护理指导(对照组)。对比护理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对护理指导对于行心脏介入手术的老年患者可降低并发症率,同时给予患者围术期的多方面、多维度的指导,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老年患者 心脏介入手术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小儿过敏紫癜应用孟鲁司特纳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小儿过敏紫癜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5月-2020年6月;按照掷硬币法分为常规组35例(采取常规对症综合治疗)和研究组35例(基于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纳治疗);对两组患儿病症(皮疹、腹痛、关节肿痛)缓解时间进行对比与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儿病症(皮疹、腹痛、关节肿痛)缓解及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纳治疗小儿过敏紫癜临床价值显著,可有效促进患儿皮疹、腹痛及关节肿痛症状缓解,切实保证患儿治疗效果。

  • 标签: 孟鲁司特纳 小儿过敏性紫癜 皮疹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7年至 2018年入住 我院髋骨骨折患者 128例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模式预后,实验组患者采取持续护理模式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骨折患者术后经过持续护理模式预后,其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均有提高,且未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经济上额外负担,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性护理 骨折 生活质量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常规护理+PDCA循环护理模式,分析两组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生活质量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显著,既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又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护理模式 慢性乙型肝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幼儿时期是奠定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幼儿园教学当中应该创新教学方法,让幼儿接受学习更加简单,通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进一步提高整体学习效果。而传统民间故事在幼儿园创造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摆脱传统的理论知识讲解,采取幼儿更加喜欢的方式,创造培养对于孩子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应用传统民间故事可以激发孩子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认知,更好的达到当前幼儿园创造教学活动要求。

  • 标签: 新时期 传统民间故事 幼儿教育 创造性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红素氧合酶-1 (HO-1)在七氟烷改善小鼠脓毒症相关脑病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136只,体重20~25 g,6~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4):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相关脑病组(SAE组)、脓毒症相关脑病+七氟烷组(SAE+Sevo组)和脓毒症相关脑病+七氟烷+HO-1抑制剂锌原卟啉Ⅸ组(SAE+Sevo+ZnPPⅨ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小鼠脓毒症相关脑病模型。SAE+Sevo组和SAE+Sevo+ZnPPⅨ组分别于造模成功后立即吸入2%七氟烷-33%氧气2 h,Sham组和SAE组吸入33%氧气2 h。SAE+Sevo+ZnPPⅨ组于造模前30 min时腹腔注射HO-1抑制剂ZnPPⅨ 25 mg/kg。于造模后6、12和24 h时处死6只小鼠,采用ELISA法检测皮层组织TNF-α、IL-1β、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HO-1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皮层组织HO-1表达。于造模后24 h时处死6只小鼠,采用TUNEL染色检测皮层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指数。每组取10只小鼠,分别于造模后3、5、7和14 d时行Y迷宫实验,计算自发交替百分比。结果与Sham组比较,SAE组、SAE+Sevo组及SAE+Sevo+ZnPPⅨ组皮层组织TNF-α、IL-1β、HMGB1水平、细胞凋亡指数、HO-1活性及其表达水平升高,自发交替百分比降低(P<0.05)。与SAE组比较,SAE+Sevo组皮层组织TNF-α、IL-1β、HMGB1水平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HO-1活性及其表达水平、自发交替百分比升高,SAE+Sevo+ZnPPⅨ组皮层组织TNF-α、IL-1β及HMGB1水平降低(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AE+Sevo组比较,SAE+Sevo+ZnPPⅨ组皮层组织TNF-α、IL-1β、HMGB1水平和细胞凋亡指数升高,HO-1活性及其表达水平、自发交替百分比降低(P<0.05)。结论七氟烷改善小鼠脓毒症相关脑病的机制与提高皮层组织HO-1活性,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麻醉药,吸入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血红素加氧酶-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次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对照组行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行一次根管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术后疼痛发生率、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周,两组疼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3个月,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一次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通过严格操作可减轻术后疼痛,且可减少就诊次数,是治疗慢性根尖周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 多次根管治疗 慢性根尖周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细菌培养与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在细菌痢疾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60例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分别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法(设为观察组)和细菌培养法(设为对照组)检测细菌痢疾。比较两组细菌痢疾的检出率,观察不同状况患者的PCR循坏数。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细菌痢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测的细菌痢疾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岁、存在便血、培养阳性患者的PCR循坏数最低,而年龄≥5岁、无便血、培养阴性患者的PCR循坏数最高。结论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法在细菌痢疾的检验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细菌培养 聚合酶链反应法 临床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较大,所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无创通气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加重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培养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在细菌痢疾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腹泻的患者70例,70例患者分别采用细菌培养与聚合酶链反应检查,观察两种方法的检查效果。结果聚合酶链反应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合酶链反应平均循环数在培养阴性、非脓血便、年龄大于5岁方面检出率最高,而聚合酶链反应平均循环数在培养阳性、脓血便、年龄小于5岁方面最低。结论在细菌痢疾检验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准确更高,临床医生对于腹泻患者细菌痢疾检验可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从而提高准确

  • 标签: 细菌培养 聚合酶链反应 细菌性痢疾 检出率
  • 简介:摘要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利妥昔单抗治疗膜肾病效果明确,但利妥昔单抗治疗膜肾病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疗效和安全尚不明确。本文报道Ⅱ期膜肾病合并HIV感染患者1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断剂治疗半年后尿蛋白减少后很快复发,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泼尼松和环孢素治疗后肾病综合征获得部分缓解,HIV载量低于检测下限,肾功能稳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提示利妥昔单抗治疗膜肾病合并HIV感染安全且有效。

  • 标签: 肾小球肾炎,膜性 HIV感染 利妥昔单抗 糖皮质激素 环孢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为神经内科患者实施预防护理联合睡眠指导方式后,对其心理应激状态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抽取2023年3月-2023年12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92例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分组办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两组数量相同为46例。对照组内患者选择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内患者选择实施预防护理联合睡眠指导措施。对比2组患者心理应激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的应激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神经内科患者实施预防护理联合睡眠指导方式后,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还能提高睡眠质量。

  • 标签: 预防性护理联合睡眠指导 神经内科 心理应激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