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服用通心络胶囊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口服阿托伐他汀的纳入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通心络胶囊的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联合使用通心络胶囊,能够更好地控制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冠心病 疗效 安全性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Kielland产钳在持续性枕横位阴道助产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在海盐县妇幼保健院符合产钳助产标准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枕横位为Kielland产钳组(观察组)、枕前位为Simpson产钳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从决策到分娩的时间、产后出血、产褥感染、软产道裂伤、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产伤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上述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均未发生重度窒息及新生儿死亡。Kielland产钳用于持续性枕横位阴道助产成功率100%。结论 Kielland产钳用于第二产程持续性枕横位阴道助产,可迅速娩出胎儿,损伤小,安全可靠,可与传统Simpson产钳互为补充,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Kielland产钳术 Simpson产钳术 阴道助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于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微创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2),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综合护理 微创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电导仪透药治疗初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初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88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44例,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方法不一致,前者采用 HRZE 常规抗结核治疗,后者则同时采用超声电导仪靶向药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阴转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灶吸收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较小(P>0.05)。结论:对初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患者采用超声电导仪透药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可提高痰菌转阴比率。

  • 标签: 初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 超声电导仪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效果以及对改善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择取120例资料完备的作为实验对象,其入院时间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按照盲选法将患者划分为2组,在未开展护患沟通时直接给予基础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包含60例;在加强护患沟通的基础上,开展护理服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包含60例。就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且统计护患纠纷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在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无差异(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糖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力度,能够保证血糖控制效果,降低护患纠纷发生可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患沟通 老年糖尿病患者 病情 血糖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方案。方法 病例自2020年11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病例中筛选,共纳入7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增加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结果 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高血压 冠心病 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钙片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方案。方法 病例自2020年11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病例中筛选,共纳入7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增加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结果 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高血压 冠心病 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钙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检验肺炎支原体感染时采用微生物检验的快速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分别对其实施快速血清学检验以及微生物检验,观察两种检验方式的阳性率以及不同年龄段检验结果。结果: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P<0.05。对比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检查结果,3岁以下、4-7岁两种检验方式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8-12岁、12岁以上两种检验方式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在总体检出率方面,微生物检验检出率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检出率。结论: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中采取微生物检验准确率更高,可为临床诊断与对症治疗提供指导意义,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感染 快速血清学检验 微生物检验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微生物检验中规范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病例选自在2019.06-2021.06时间内,在本院就医的300例患者,均接受微生物检验,以奇偶法实施分组。常规组提供常规标本采集法,实验组提供规范化微生物采集法,统计标本阳性率。结果:实验组诶生物标本阳性检出率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通过对微生物标本采集流程进行规范后,可有效增强微生物检验标本阳性检出率,为临床提供有效、准确的检验结果,适宜深入研究与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采集 规范化流程 检验结果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微生物检验中监测细菌耐药性的价值。方法:选择在2020.05-2021.06时间内,我院收集的200例微生物标本,均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耐药菌株的构成情况与检验结果。结果:在200例微生物标本中,耐药性菌株总检出例数是35例,总检出率达17.5%,其中革兰阳性菌总检出率低于革兰阴性菌,分别为28.7%、71.3%,P<0.05(x2=12.857);在35例耐药性菌株标本中,ICU标本占比率最高达34.3%,其次为外科标本28.6%、内科标本25.7%、儿科标本11.4%。结论:通过在微生物检验中监测耐药菌株,所得检出率较高,临床需强化对抗菌药管理,进一步提升药物使用安全性及规范性,与此同时还应做好院内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工作,降低耐药菌株发展,对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起着积极作用。

  • 标签: 细菌耐药性 微生物检验 抗菌药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腹横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产妇分成A组和B组,每组40例患者。A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平面注入0.3%罗哌卡因各20ml进行术后镇痛,B组注入等量盐水,所有产妇实施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术后4h、8h、12h、24h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下的视觉模拟疼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整体护理干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 。方法:选择 120 例老年痴呆患者为试验对象,选择 单双号随机化分组 ,各 60 例, 分别选择 整体护理干预、常规护理 。结果:观察组 MocA 评分( 25.65±4.17 )分、 MMSE 评分( 25.31±1.74 )分高于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率( 1.67% )低于对照组 ( P < 0.05 ) 。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 标签: 整体护理 痴呆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内联合应用胸腺肽和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 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胸腺肽治疗。 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 97.67% ,较同期对照组患者的 86.05% 具有显著优势( P < 0.05 )。 结论:在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内通过联合应用抗生素以及胸腺肽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显著提升临床有效 。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老年人 急性发作期 抗生素 胸腺肽
  • 简介:摘要 老年痴呆症是因脑器质性病变或大脑萎缩所致的以智能衰退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病变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渐进性记忆力减退、智能缺损、情感障碍及姿势、步态改变,患者对日常生活失去判断力,疾病晚期可逐渐出现自理困难、对外界完全没有反应等。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农医保政策的实施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痴呆发病率明显增高,住院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我国老年人的健康。随着患者自主意识的不断提高,患者的安全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医疗机构高度重视的课题。如何做好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有效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是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及家属满意度的关键。所谓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1住院期间的不安全因素老年痴呆病人由于记忆力减退、智能明显受损,感知觉功能减退和人格改变,在躯体方面亦常伴有相应的生理功能下降等特点,因此护理人员要掌握和了解老年住院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病情变化,做好安全危险因素的评估,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不安全因素事件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以 MALDI- TOF MS 为代表的蛋白质谱技术在微生物检验和科研中的应用 分析 。方法:文献检索及实际应用分析。结果: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LDI- TOF MS) 是一种软电离质谱,适用于分析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可用来绘制微生物的蛋白质图谱,最终可达到鉴定目的。基于 MALDI-TOF MS 的蛋白质谱技术具有快速、准确、敏感性高、高通量等特点,目前已应用于细菌和真菌的鉴定,结论: MALDI-TOF MS 在微生物分型、耐药性分析等领域的应用初有成效,具有很大的应用发展空间。

  • 标签: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临床微生物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过程中,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4年08月~2016年08月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99例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33例、对照组133例以及对照组233例患儿的分组依据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的不同;观察组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对照组1全血C反应蛋白;对照组2血常规;通过对比诊断准确率,以突出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临床联合检测价值。结果在最终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准确率方面,三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在实施疾病诊断的过程中,有效实施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测,最终获得的疾病诊断准确率显著,可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儿科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疝气患者实施的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7年8月-2018年6月期间前来治疗的老年疝气患者选取66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成各33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术后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术后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91%和78.79%,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更高,两组之间经过对比后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疝气患者实施的术后舒适护理,使其紧张、疼痛等不适反应得到有效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疝气 术后护理 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