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视网膜激光(局部光)治疗Coats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06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检查确诊并接受局部光治疗的Coats病患者48例4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0例40只眼,女性8例8只眼;平均年龄(32.46±22.41)岁。Coats病分期为2A、2B期分别为9、39只眼。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BCVA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依据年龄将患者分为青少年组(年龄≤20岁)、成人组(年龄>21岁),分别为18例18只眼、30例30只眼。青少年组18例18只眼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1.17±3.31)岁;平均logMAR BCVA为0.83±0.60。成人组30例30只眼中,男性22例22只眼,女性8例8只眼;平均年龄(49.26±15.26)岁;平均logMAR BCVA为0.82±0.59。患眼均行局部光治疗。激光参数:波长577 nm,光斑直径500 μm,曝光时间0.5~ 0.7 s,光斑强度弱Ⅲ级。患眼于首次光后3~ 4个月复查FFA,按需再次治疗。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36.88±36.92)个月。观察患眼视力、眼底异常血管及硬性渗出(硬渗)的变化。结果48只眼中,接受多次局部光治疗36只眼(75.00%,36/48)。末次随访时,视力提高或稳定者36只眼(75.00%,36/48 ),其中BCVA≤0.32 logMAR单位(小数记录≥0.5)者17只眼(35.42%,17/48 )。青少年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66±0.54,较治疗前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26,P=0.260 )。成人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96±0.79,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Z=-0.482,P=0.630)。48只眼中,异常血管完全或部分闭锁42只眼(87.50%,42/48);其中,完全闭锁29只眼(60.42%,29/48 ),部分闭锁13只眼(27.08%,13/48)。黄斑和周边视网膜脂质硬渗完全吸收或明显吸收40只眼(83.33%,40/48);其中,完全、明显吸收分别为11 (22.92%,11/48)、29 (60.42%,29/48)只眼。结论大光斑、长曝光、弱Ⅲ级光斑局部光治疗Coats病,能有效封闭患眼异常血管,减少硬渗,改善或稳定视力。

  • 标签: 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 激光凝固术 局部光凝
  • 简介: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工作年龄人群主要的且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而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DR进一步发展的并发症,是引起DR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抗VEGF药物的出现,改写了DR和DME的治疗模式。首先,对于DME的治疗,由之前的局灶/格栅样激光,转换成抗VEGF药物为一线治疗。其次,对于增生型DR (PDR)的治疗,既往全视网膜激光是金标准,现在抗VEGF药物成了部分PDR患者治疗的替代方案。临床上,面对不同程度的DR及DME,何时开始治疗、何种治疗优先、抗VEGF药物治疗是否能完全取代激光以及抗VEGF药物治疗时代关于DR的治疗模式等问题均值得临床医师进一步思考。深入学习激光和抗VEGF药物治疗DR的临床研究,关注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变迁,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DR及DME的治疗思路,实现DR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有利于提高我国DR的治疗水平。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 激光凝固术 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应用 规范 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