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品管圈进行护理管理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采用2021年7月-2023年5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诊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78例,在随机抽样法方式下将患者划分成均为39例的两个组别,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式,研究组使用品管圈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患者院外血糖达标率、血糖控制指标、糖尿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三方面。结果:研究组患者院外血糖达标率高于常规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血糖控制指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品管圈管理,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能够提升患者院外血糖达标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品管圈 老年 糖尿病 院外血糖达标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品管圈进行护理管理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采用2021年7月-2023年5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诊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78例,在随机抽样法方式下将患者划分成均为39例的两个组别,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式,研究组使用品管圈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患者院外血糖达标率、血糖控制指标、糖尿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三方面。结果:研究组患者院外血糖达标率高于常规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血糖控制指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品管圈管理,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能够提升患者院外血糖达标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品管圈 老年 糖尿病 院外血糖达标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B.1.617.2)引起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0月17日至11月25日甘肃省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资料,包括基本信息、流行病学史、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暴露场所、发现方式、感染来源等。采用Excel 2016、SPSS 22、ArcGIS 10.7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截至2021年11月25日,甘肃省累计报告COVID-19病例146例,疫情波及5个市10个县(区),流行过程可分为输入病例期、输入-本地病例期和本地病例期3个阶段。年龄分布为1~87岁,其中18~59岁占59.59%(87/146)。男女性别比为1∶1.12(69/77);职业以商业服务人员(17.12%,25/146)、离退人员(15.75%,23/146)、学生(13.70%,20/146)、家务及待业人员(12.33%,18/146)为主。3个阶段中,18~59岁年龄段病例比例分别为44.44%、54.41%、70.00%,呈上升趋势(趋势χ2=23.24,P<0.001)。3个阶段中,潜伏期有所缩短;重型/危重型病例比例分别占33.33%(6/18)、19.12%(13/68)、3.33%(2/60),呈下降趋势;社区筛查(25.34%,37/146)和密切接触者(密接)排查是发现病例的主要方式,密接排查在3个阶段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0.00%(9/18)、66.18%(45/68)和86.67%(52/60);疫情具有明显的密闭场所聚集性,暴露方式以共同生活(24.66%)、同工/学习(11.64%)、同乘交通工具(9.59%)和共同就餐(9.59%)为主。结论本次疫情是一起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引起、由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土流行疫情,主要通过旅游、同乘交通工具、聚餐、居家接触等进行传播。疫情流行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病例表现临床症状不明显和潜伏期缩短的特点,感染以≥18岁人群为主。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Delta变异株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中,传统供电难以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导致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成为电力行业发展重要趋势。尤其我国电力需求较大,一旦电力系统设备出现不良运行,极容易影响正常工作。所以,对于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对其故障的处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电力系统 配电自动化 故障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甘肃省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探索疫情流行的阶段性特征。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甘肃省COVID-19病例资料,包括基本资料、流行病学史、发病、就诊和确诊时间、临床表现等信息。结果截至2020年2月25日,甘肃省共报告91例确诊病例,COVID-19流行分为输入病例期、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并存期、本地病例为主期3个阶段。聚集性疫情病例共63例(69.23%)。医务人员有3例,均为非职业暴露感染。首发症状为发热、咳嗽和乏力的比例分别为54.95%(50/91)、52.75%(48/91)和28.57%(26/91),且在3个阶段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但只有发热与乏力症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值分别为2.20和3.18,P<0.05);3个阶段的重型/危重型病例比例分别为42.86%(6/14)、23.73%(14/59)和16.67%(3/18),呈下降趋势(H=6.40,P<0.05);潜伏期随着疫情的3个阶段有延长的趋势(F=51.65,P<0.01);发病到就诊、发病到确诊的时间间隔随着疫情进展有缩短的趋势(F值分别为5.32和5.25,P<0.01);基本再生数(R0)从输入病例期的2.61降至本地病例为主期的0.66。结论甘肃省COVID-19流行早期均为湖北省输入,聚集性疫情占三分之二,未发现医务人员职业性暴露感染。总体流行呈阶段性变化特征,随着疫情进展有首发症状不明显和潜伏期延长的特点,并提示体温监测不能作为单一的早期筛查手段。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力事业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有助于企业自动化生产转型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文章主要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进行分析,并对维护策略进行探讨。

  • 标签: 电气工程 自动化 维护技术 技术发展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对电力稳定运行有着重要作用,加强自动化运行维护能够提高供电服务水平。下面文章就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维护展开分析和探讨。

  • 标签: 自动化 用电工程 输配电 运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