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双层面双侧穿刺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伴有明显致密骨带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新分型(ASOTLF)ⅡA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青岛市中心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65例(65个椎体)伴有明显致密骨带的ASOTLF ⅡA型患者资料。男25例,女40例;年龄(71.6±8.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5±0.7)d。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31个椎体)采用双层面双侧穿刺行PVP,对照组34例(34个椎体)采用单层面双侧穿刺行PVP。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椎体再骨折率、骨水泥在椎体中的扩散分布情况,以及术后1 d、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6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随访时间为(8.2±1.2)个月。两组患者每个伤椎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率、椎体再骨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注入量[(6.64±0.93)mL]显著多于对照组[(4.36±0.79)mL],骨水泥在椎体中扩散分布优良率87.1%(27/31)显著高于对照组64.7%(22/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6个月VAS评分[2(1, 2)、1(1, 2)分]和ODI(23.7%±1.6%、18.8%±1.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3)、2(2,2)分和26.9%±4.2%、22.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1 d、6个月VAS评分和ODI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脊髓、神经根受压症状。结论经皮双层面双侧穿刺行PVP作为一种治疗伴有明显致密骨带的ASOTLF ⅡA型骨折方法,较传统的经皮单层面双侧穿刺行PVP疗效更好,且不会增加骨水泥渗漏率或椎体再骨折率。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折,压缩性 椎体成形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椎弓根入路
  • 简介:摘要纤维素性纵隔炎是一种纵隔良性疾病,是由纵隔中纤维组织增生引起。根据受累范围,分为肉芽肿性和非肉芽肿性两种亚型。肉芽肿性通常与感染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有关;非肉芽肿性可能是特发性的,或与自身免疫有关。这两种亚型均会出现与重要纵隔结构梗阻或压迫相关的体征和症状。CT增强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纤维素性纵隔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影像学特征包括纵隔软组织浸润(伴或不伴钙化),伴有纵隔血管结构和/或呼吸消化道的压迫或阻塞。当在适当的临床背景下发现这些特征时,放射科医师就可以提出纤维素性纵隔炎的诊断。在初始和后续的影像学检查中,仔细评估对于排除潜在恶性肿瘤、评估疾病进展、识别并发症和评估治疗反应至关重要。

  • 标签: 纵隔炎 纤维素性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探讨清利湿热法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理论内涵及机制,为清利湿热法治疗CKD提供理论支撑,进一步阐释“湿热伤肾”的现代科学内涵。中医认为,湿热是造成肾脏损害的重要病机,清利湿热法在抑制CKD免疫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状态、拮抗肾脏纤维化方面起关键作用,机制主要与调控TNF-α水平、阻断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拮抗TGF-β1分泌等多种途径相关。

  • 标签: 中医药治法 清利湿热法 慢性肾脏病 免疫炎症 氧化应激 肾脏纤维化
  • 简介:摘要矿物质和骨异常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CKD患者因肾功能衰退导致甲状旁腺激素(PTH)产生生理性应答而过度分泌,继而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VDRA)被广泛用于治疗SHPT,但其升高血浆钙、磷的影响限制了部分患者的使用。选择性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S-VDRA)通过降低与非甲状旁腺维生素D受体的亲和力,减少了钙敏感受体激活引起的血钙。拟钙剂虽可被VDRA反应不佳患者作为治疗的有效备选方案,但易引起低血钙和胃肠道不良反应。本综述从病理机制和临床研究两方面对CKD-矿物质和骨异常(MBD)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慢性肾脏病 骨代谢 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 拟钙剂
  • 简介:摘要呼吸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给临床医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近年来,随着介入呼吸病学的发展,形成了呼吸介入诊疗综合体系。传统危重症救治方法联合介入诊疗技术在呼吸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预后,其中,呼吸介入技术的联合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肺血管介入联合呼吸内镜介入在呼吸危重症尤其是大咯血、重症感染和肺恶性肿瘤患者的诊疗方面展现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希望通过对肺血管介入联合呼吸内镜介入在大咯血、重症感染和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以帮助呼吸学界提高对介入呼吸病学的认知。

  • 标签: 危重病 血管内操作 咯血 肺肿瘤 呼吸内镜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人工智能(AI)血细胞形态分析仪(AI阅片机)对外周血白细胞检测的性能。方法多中心研究。(1)从全国11家三级医院收集3 010份静脉血标本,用AI阅片机进行14类白细胞分析,并且将预分类结果与资深形态学专家审核后结果进行比较,以此评估AI阅片机白细胞预分类的符合率、检出率、特异度和一致性。(2)从3 010份血液标本中选取400份血液标本(预分类人工审核后含异常白细胞的标本不少于50%),由形态学专家进行人工镜检并分析人工审核后的WBC分类结果和专家显微镜镜检结果之间的相关性。(3)从3 010份血液标本中找出诊断为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的标本结果,通过比较预分类和专家审核后结果,反映AI阅片机对这5种恶性血液病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异常白细胞的预分类的能力。WBC预分类和专家审核结果的一致性分析采用Cohen′s Kappa 检验,比对试验采用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并根据公式统计符合率、检出率、特异度、准确度。结果(1)AI阅片机可对14类白细胞及有核红细胞进行预分类,与形态学专家审核后结果对比,白细胞总的预分类符合率达97.97%,其中正常类型白细胞预分类符合率均>96%,总的异常白细胞预分类符合率>87%。(2)AI阅片机专家审核后结果与人工镜检对比,各种白细胞类型及有核红细胞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各阶段幼稚粒细胞、原始细胞、有核红细胞、恶性细胞均r>0.90,反应性淋巴细胞r=0.85),参考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定义的白细胞阳性血涂片标准,AI阅片机对白细胞异常标本具有与人工镜检同等的筛查能力。(3)对5种恶性血液病中有较大意义的白细胞与形态学专家审核后结果进行对比,AI阅片机对原始细胞预分类符合率均>84%,检出率均>94%。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异常早幼粒细胞检出率为95.40%。结论AI阅片机对外周血中各类型白细胞的预分类结果与专家审核后结果的总体符合率和检出率均较高,与人工镜检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为恶性血液疾病的筛查提供了高效的辅助检测手段。

  • 标签: 人工智能 血细胞形态分析仪 白细胞分类 多中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990年和2019年中国人群精神障碍患病及伤残负担变化情况,为降低精神障碍健康危害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GBD2019)中国研究结果,分析2019年中国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省份精神障碍患病及伤残负担,比较1990年与2019年中国精神障碍的患病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019年中国精神障碍50~6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13.2%,患病人数为4 853.0万),0~14岁年龄组患病率最低(7.3%,患病人数为1 645.6万);女性总体YLDs数量高于男性(1 091.0万人年/938.2万人年);2019年抑郁障碍、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7%、3.2%、0.3%,患病人数分别为5 005.6万、4 784.2万、549.9万;与1990年比较,抑郁障碍和焦虑症的标化患病率下降幅度分别为9.1%和9.8%,精神分裂症的标化患病率上升幅度为3.1%;2019年中国精神障碍标化患病率前3位的省份分别是湖南省(12.2%)、甘肃省(12.1%)和宁夏回族自治区(11.8%),3个省份的精神障碍患病人数分别为890.1万、336.4万、87.3万。标化YLDs率位于前3位的省份分别为山东省(1 470.0/10万)、甘肃省(1 415.6/10万)和湖南省(1 399.3/10万)。结论精神障碍是威胁中国人群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2019年中国精神障碍伤残负担仍处于较高水平;女性精神障碍伤残负担更加严重;应提早采取干预措施,减少精神障碍伤残负担。

  • 标签: 精神障碍 患病代价 患病率 疾病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提供预防策略。方法对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9月18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调查当日,住院患者2 766例,实查率为100%;医院感染人数57例,现患率2.06%(57/2 766),感染60例次,例次现患率2.17%(60/2 766);感染率较高的科室为神经外科及重症监护室,分别为9.92%(13/131)、9.38%(6/64);感染部位,下呼吸道居首位占50%(30/60)。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年龄≥60岁(χ2值为18.22,P<0.001)、使用呼吸机(χ2值为37.84,P<0.001)、泌尿道插管(χ2值为180.57,P<0.001)、糖尿病肾病(χ2值为34.71,P<0.001)及进行血液透析患者(χ2值为368.60,P<0.001)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今后院感防控工作应重点关注神经外科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医护工作者可针对年龄≥60岁、使用呼吸机、泌尿道插管、糖尿病肾病及进行血液透析等危险因素,制订针对性预防策略以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患者住院时长及花费。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危险因素 调查分析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默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疾病进展恐惧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江南大学附属医院12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AMI患者按照入组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018年6—11月收治的AMI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5月收治的AMI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为期4周的静默疗法。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FoP-Q-SF)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组患者疾病进展恐惧程度和心理健康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试验组FoP-Q-SF中生理健康、社会家庭功能维度得分和总分分别为(12.78 ± 3.47)、(10.45 ± 2.44)、(23.24 ± 4.2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33 ± 2.72)、(11.59 ± 2.82)、(25.91 ± 3.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23、2.277、3.499,P<0.05);试验组SCL-90中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因子得分及总分分别为(1.26 ± 0.19)、(1.42 ± 0.23)、(1.19 ± 0.28)、(1.20 ± 0.16)、(121.81 ± 9.5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 ± 0.25)、(1.68 ± 0.37)、(1.82 ± 0.41)、(1.71 ± 0.33)、(145.85 ± 9.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580~13.659,P<0.001)。结论静默疗法可有效降低AMI患者疾病进展恐惧程度,改善其心理健康程度。

  • 标签: 静默疗法 急性心肌梗死 疾病进展恐惧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马德龙病好发于饮酒男性患者,可累及全身多处,但很少累及阴囊。本文报道1例累及阴囊的马德龙病患者,经手术切除阴囊肿物后取得良好疗效,术后随访14个月未见复发。手术切除是该病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阴囊 马德龙病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1例37岁女性银屑病患者应用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300 mg皮下注射、1次/周,连续4周后改为300 mg皮下注射、1次/4周。75 d后出现腹痛、腹泻、发热。患者既往无肠道疾病,无炎症性肠病家族史,经肠镜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初发型、全结肠型、重度),考虑与司库奇尤单抗有关。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2 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腹痛减轻;9 d后,患者仅夜间有腹部隐痛,无其他不适。

  • 标签: 银屑病 结肠炎,溃疡性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司库奇尤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打卡督导管理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2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随访期间两组共脱落8例,最终纳入观察组61例、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基于微信平台的打卡督导管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康复锻炼依从性。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打卡督导管理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和康复锻炼依从性。

  • 标签: 卒中 微信 打卡督导 自我管理 康复锻炼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计步器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力活动水平、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发表的关于计步器干预COPD人群体力活动、运动能力、生活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8月6日。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合成与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15篇,中文文献5篇,样本量总计2 563例。经亚组分析发现,计步器干预可以提高年龄>65岁、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反馈、干预时长<3个月或3~12个月的COPD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每日步数)(P<0.05)。以干预组是否有理论指导为区分进行亚组分析后发现,计步器干预可以提高无理论指导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P<0.01)。Meta分析结果显示,计步器干预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FEV1/FVC无影响(P>0.05),对FEV1%预计值有影响(P=0.004)。结论计步器干预可以增加COPD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及运动能力,改善患者肺功能,但对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善作用。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计步器 体力活动水平 运动能力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KAP)的上肢功能锻炼在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7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90例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KAP的上肢功能锻炼方案。比较两组静脉血栓事件、PICC相关并发症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置管14、21、28 d后,干预组上肢静脉血栓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事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KAP的上肢运动有利于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

  • 标签: 肿瘤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知识-信念-行为 上肢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例If型先天性糖基化障碍患儿(congenital disorders of glycosylation-If,CDG-If)的临床特征和测序结果,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收集患儿的临床信息,对其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结果患儿是一名5岁女童,严重精神发育迟滞,4岁学会走路,至今不会说话,偶可发出"ma ma"音节,患有皮肤问题。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患儿MPDU1基因存在两处杂合突变,分别为c.389G>A和c.470T>C,且该突变未见报道。根据患儿临床表型及基因检测结果,其被诊断为先天性糖基化障碍-If型。结论本研究告了一例If型CDG患儿,丰富了该疾病在中国人群中的遗传学信息。目前的研究表明c.218G>A基因突变频率最高,且该突变型患者与其他突变型患者相比,其表型更严重。

  • 标签: 先天性糖基化障碍-If型 全外显子组测序 MPDU1基因 基因型-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根治术后pT1-2N1期乳腺癌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LRR)部位及放疗对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国12家医院符合条件的5442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放疗和未放疗患者的LRR部位及不同部位放疗对复发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LRR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全组中位随访63.8个月,395例患者出现LRR。无论辅助放疗与否和不同分子分型,胸壁和锁骨上区均为最常见的LRR部位。全组胸壁照射和未照射患者的5年胸壁复发率分别为2.5%和3.8%(P=0.003);锁骨上区照射和未照射患者的5年锁骨上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1.3%和4.1%(P<0.001);腋窝照射和未照射患者的5年无腋窝复发率分别为0.8%和1.5%(HR=0.31,95%CI为0.04~2.23,P=0.219);内乳照射和未照射患者的5年无内乳复发率分别为0.8%和1.5%(HR=0.45,95%CI为0.11~1.90,P=0.268)。结论改良根治术后pT1-2N1期乳腺癌患者的主要LRR部位是胸壁和锁骨上区,不受辅助放疗与否和分子分型的影响。胸壁和锁骨上区放疗显著降低相应部位的复发风险,而腋窝和内乳放疗未降低相应部位的复发风险。

  • 标签: 乳腺肿瘤/改良根治术 乳腺肿瘤/术后放疗 局部区域复发 阳性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基于CT图像引导下单纯后装腔内近距离治疗(ICBT)与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治疗(IC+ISBT)两种后装方式治疗ⅢB期宫颈癌的剂量学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于吉林省肿瘤医院放疗四科治疗的宫颈癌ⅢB期患者9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近距离治疗前妇科检查和盆腔MRI检查的结果确定肿瘤残留大小和宫旁浸润情况,分为ICBT组与IC+ISBT组。比较两种后装治疗方式的D90%、D100%、V100%以及膀胱、直肠D2cm3,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60个月。所有患者5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83%、71%、68%。与ICBT组相比,IC+ISBT组高危临床靶体积D90%均>85 Gy,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8),但膀胱和直肠D2cm3剂量分别显著降低7、8 Gy (P值均<0.01),且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显著提高(P=0.009)。高危临床靶体积>60 cm3 5年局部控制率在IC+ISBT组显著提高(P=0.029)。结论后装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治疗ⅢB期宫颈癌能够保证靶区覆盖的同时,显著降低远处转移发生率和危及器官受量,并显著提高大体积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 标签: 宫颈肿瘤 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 剂量学 疗效
  • 简介:摘要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BALF)中常含有絮状物与黏液,以往使用纱布过滤会造成细胞损失。二硫苏糖醇(DTT)可用于处理BALF黏液,有助样本液化与细胞分散,但其对免疫细胞活率和表面标志物的影响罕见报道。本研究设置浓度梯度DTT对结核患者BALF进行预处理,结果显示0.05%终浓度DTT处理肺结核患者BALF时,可在分散细胞同时,不影响细胞活率及淋巴细胞抗原流式检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儿 女,13岁,因“诊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4年,乏力1个月”就诊,患儿9岁时因“颈粗、怕热多汗1周”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经过体格检查、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激素抗体、影像学检查等,诊断为格雷夫斯病,先后予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治疗,3年内复发3次,表现为难治复发性,先后2次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微波消融术,第2次术后随访9个月,甲状腺功能正常,已停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综合征型和非综合征型矮身材的小于胎龄儿的效果及代谢参数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且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的59例矮身材小于胎龄儿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2019年矮身材共识分为综合征型与非综合征型,在治疗前、治疗后6、12、18及24个月时,组间采用独立t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身高标准差积分差值(∆Ht-SDS)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或U检验,比较治疗前后Ht-SDS及HOMA-IR。结果59例患儿中男37例、女22例,年龄(5.5±2.3)岁,综合征型27例、非综合征型32例。综合征型及非综合征型患儿在治疗12及24个月后ΔHt-SD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9±0.4比1.2±0.4,1.4±0.7比1.9±0.5,t=1.68、1.52,P=0.104、0.151);治疗12个月时非综合征型患儿的HOMA-IR较综合征型更高[2.29(1.43,2.99)比0.90(0.55,1.40),Z=-2.95,P=0.003];综合征型仅在治疗6个月时较治疗前、12个月时较6个月时Ht-SD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5、2.83,P<0.001、P=0.020),非综合征型治疗6个月时较治疗前、12个月较6个月、18个月较12个月,24个月较18个月时Ht-SD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1.95、7.54、4.26、3.83,均P<0.001)。结论综合征型与非综合征型矮身材的小于胎龄儿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疗效相当,但前者身高增长主要在治疗第1年;对于非综合征型患儿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时更需要关注胰岛素抵抗程度,可能需要缩短随访间期。

  • 标签: 婴儿,小于胎龄 侏儒症 生长激素 高胰岛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