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胆囊息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13例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20~49(37.2±8.4)岁。统计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息肉的完全消融率及术后病灶的吸收情况,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结果1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胆囊穿孔、出血及周围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中位射频消融时间为30 s,完全消融率为100.0%(13/13)。患者术后1、2、3、6个月时的病灶体积缩小率分别为46.0(40.0,54.0)%、72.0(64.0,100.0)%、87.0(81.0,100.0)%、100.0(98.0,1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者胆囊收缩率(78.38±10.83)%与术前(77.46±11.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胆囊息肉安全且短期疗效显著,为胆囊息肉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临床思路。

  • 标签: 胆囊 射频消融 胆囊息肉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SLN)阴性的早期乳腺癌(病灶长径<15 mm)射频消融治疗的初步经验,评估其可行性和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9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早期乳腺癌(病灶长径<15 mm)患者18例,超声造影引导下对腋窝SLN行细针抽吸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检查,腋窝SLN病理阴性者,行乳腺癌射频消融治疗,评估病灶的完全消融率及复发率,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18例患者行超声造影引导下腋窝SLN的FNAC检查,阳性者1例,阴性者17例,SLN阴性17例患者(共17个乳腺癌病灶)均行射频消融治疗。病灶长径3.3~14.0(8.2±3.9)mm,消融时间9~18(12.8±2.7)min。术后1个月复查完全消融率为100%,随访9~46个月,无患者出现肿瘤进展。术后均无射频消融相关严重并发症。患者对术后外观的满意度为100%。结论SLN阴性的早期乳腺癌(病灶长径<15 mm)行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是可行的,具有安全、微创、美观的优势。

  • 标签: 超声造影 射频消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细针抽吸细胞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胆囊息肉组织活检及射频消融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行超声引导下胆囊息肉活检术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25例,共29枚息肉,病灶最大径11.00(10.00,12.50)mm,全麻下超声引导下胆囊壁浆膜层下注水至胆囊壁水肿增厚≥10 mm,行经皮胆囊息肉活检术及射频消融术,消融息肉及息肉附着处胆囊黏膜层。术中超声造影评估是否需要补充消融。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情况,评估胆囊息肉完全消融率、消融后病灶体积缩小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对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收缩率的影响。结果25例患者成功完成胆囊息肉活检术及射频消融术。活检病理胆固醇息肉14例,腺瘤5例,炎性息肉5例,胆囊腺肌症1例。29枚胆囊息肉呈消融后改变,病灶体积不同程度缩小。第1,3,6个月消融灶体积缩小率分别为70.74%(58.55%,77.56%)、89.47%(85.04%,96.87%)、100%(95.6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胆囊壁厚度及胆囊收缩率术前与术后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为14~39(23.32±6.68)min。术中3例(12.0%)患者出现一过性心率下降,术后2例(8.0%)患者出现轻微腹痛,1例(4.0%)患者出现明显腹痛,均处理后缓解。无出血、胆囊穿孔、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出现。随访1~22[6(3,7)]个月,无患者失访,无息肉复发及新生息肉,未见继发性胆囊结石出现。结论超声引导下胆囊息肉的组织活检及射频消融术在保留胆囊功能的前提下明确息肉性质并局部灭活息肉,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可操作性,是胆囊息肉保胆治疗的一个可行选择。

  • 标签: 超声引导 射频消融 胆囊 胆囊息肉 组织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