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在常规织物表面附着一层金属材料,获得的金属镀层织物,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特性。织物金属化处理技术比较成熟,如采用化学镀、电镀、磁控溅射、真空蒸镀等方式获得的镀覆金属层的织物已商业化。

  • 标签: 电磁屏蔽材料 研究现状 应用
  • 简介: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土石坝坝体与坝基接触界面的渗透特性,通过实验和分析 ,揭示了在不同条件下该接触界面的水文地质性质 。研究发现 ,土石 坝坝体与坝基接触界面的渗透特性受多种因素影响 , 包括土石坝的材料特性 、 坝基地质条件等 。结果表明 ,在理解渗透特性的基础上, 可以有效提高土石

  • 标签: 土石坝 坝体与坝基接触界面 渗透特性 水文地质 抗渗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联合胆道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10月至2023.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联合胆道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联合胆道手术效果理想,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 标签: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开腹手术 腹腔镜 胆道镜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目前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常规设计,从贵阳地铁1号线贵雅区间上下行接触网并联隔离开关运行情况、若相关区间接触网故障情况下对行车调整以及电力调度故障处理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探讨。提出相关整改措施的可行性。

  • 标签: 轨道交通 接触网 隔离开关 牵引降压混合所
  • 作者: 陈飞 尤志学 隋龙 李双 刘军 刘爱军 章文华 毕蕙 耿力 赵昀 吴丹 李芳 陈丽梅 段仙芝 张淑兰 张国楠 郎景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2
  • 出处:《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100730,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210029,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疾病诊治中心, 上海 20001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武汉 4300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 100020,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病理科,北京 100700,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 10002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100034,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10008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 10004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200030,上海市东方医院妇产科 2001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妇产科 10073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沈阳 110004,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妇瘤科, 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子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实施对目标人群HPV疫苗的接种、子宫颈癌筛查,并对检出的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有效治疗,可以消除子宫颈癌。阴道检查在子宫颈癌筛查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发现和定位下生殖道病变,指导活检,并制订管理策略;可以指导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可以参与治疗后的随访。规范、安全和准确的阴道检查,需要掌握阴道检查的适应证、操作流程、阴道检查术语、临床策略和相关的病理知识。阴道检查的质量控制是实现阴道检查在子宫颈癌防治中发挥其最大价值的保障。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阴道及子宫颈病变专业委员会(CCNC),组织专家撰写了本共识,旨在为全国广大妇产科医师,尤其是阴道医师提供阴道检查的规范、临床管理和专家指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EUS)引导弹簧圈栓塞联合内组织胶注射治疗合并较大自发性分流道的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12月—2020年12月因胃底静脉曲张伴较大自发性分流道(分流道最窄处直径5~15 mm)接受EUS引导弹簧圈栓塞联合内组织胶注射的24例患者资料,统计并分析短期疗效(技术成功率、术后5 d再出血率、6周死亡率)、远期疗效(1年再出血率和死亡率、3年死亡率)及安全性(异位栓塞发生率)。结果EUS引导弹簧圈栓塞联合内组织胶注射技术成功率91.7%(22/24),5 d再出血率0(0/22)。1例(4.5%)术后2 d复查门静脉系统血管CT成像显示脾静脉主干部分栓塞。22例患者中2例失访,随访时间14.9(1.0~48.6)个月,术后6周死亡率0(0/20),术后1年再出血率35.0%(7/20)。12例行胃镜随访的患者中,5例出现不同程度食管静脉曲张加重,5例出现不同程度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加重。术后1年死亡率5.0%(1/20),术后3年死亡率20.0%(4/20),均与出血及异位栓塞事件无关。结论对于合并较大自发性分流道的胃底静脉曲张患者,EUS引导弹簧圈栓塞联合内组织胶注射治疗短期安全有效,并能降低异位栓塞发生风险,远期疗效及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 标签: 胃静脉曲张 自发性分流道 内镜超声引导弹簧圈栓塞 内镜组织胶注射
  • 简介:【 摘要 】 目的 : 探究腹腔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 选取我院 2013 年 9 月 ~2015 年 7 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 38 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9 例,观察组给予患者腹腔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 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出院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出现 1 例切口感染、 1 例切口愈合不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5% ;对照组患者出现 1 例肺部感染、 2 例切口感染、 2 例切口愈合不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1.1% ;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 腹腔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肠梗阻
  • 简介:摘要腹腔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胰头及壶腹周围良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术后胰瘘是导致术后死亡的主要因素,而胰肠吻合术式则是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了降低胰瘘的发生率,外科医师提出了数十种胰肠吻合的手术方式,但迄今为止尚未有随机试验证明哪种胰肠吻合方式全面优于其他方法。本文就腹腔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不同胰肠吻合的方式及特点做一综述。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肠吻合 胰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已确诊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检查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34例分成两组,对照组17例常规抗感染、祛痰、抗炎、对症治疗;对照组17例除常规治疗外,行纤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FEV1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纤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能改善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极大的提高了疗效,缩短了住院时间,且简单易行、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支气管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充气法腔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肿瘤安全性、美容效果和上肢功能中的疗效和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9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单孔充气法腔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的Ⅰ期及Ⅱ期乳腺癌患者80例,对肿瘤安全性、美容效果评分、上肢功能等进行评估。结果8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单孔充气法腔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6~8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其中2例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4例(5%)出现1~3级乳头乳晕缺血。无一例皮下积液发生。通过Breast-Q量表进行评分,证实乳房满意度、胸壁状态满意度、社会心理状态满意度和性健康程度均获得较高评分。上肢功能评分证实术后保留了较好的上肢功能。切口长度(3.6±0.8) cm。出血量(24.7±19.3) mL。结论单孔充气法腔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可以在保证肿瘤安全性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美容效果评分及较好的上肢功能恢复,可以作为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又一选择。

  • 标签: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胸腔镜 皮下腺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研究腹腔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情况。方法:随机择选共150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组手术:常规组(75例)予以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75例)予以腹腔下胃癌根治手术,就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组;临床总有效率(94.34%)高于常规组(83.02%);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上研究组(4.00%)也低于常规组(18.67%),各项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癌患者采用腹腔手术,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安全性更高。

  • 标签: 早期胃癌 开腹手术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报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术后Ⅱ型内漏行腹腔下肠系膜下动脉、腰动脉及骶正中动脉结扎的腹主动脉瘤患者的资料,总结其影像特征、手术细节及治疗结果。患者手术时间160 min,术中失血200 ml,术中成功使用止血夹双重结扎发自瘤体前壁的肠系膜下动脉、2对发自瘤体后壁的腰动脉以及1根发自瘤体后壁的骶正中动脉。住院期间无血制品使用,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内包含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的三期CT增强扫描以及超声造影检查瘤腔内均未见造影剂显影。说明采用腹腔技术结扎肠系膜下动脉、腰动脉及骶正中动脉处理EVAR术后Ⅱ型内漏是有效、安全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