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3周超未成熟儿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救治的<23周超未成熟儿,总结救治经验。结果共纳入3例22周超未成熟儿,男2例,女1例,出生体重450~498 g,住院时间112~126 d,经过早期“温和”管理策略、呼吸管理、抗感染、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以及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均脱氧出院,经口喂养吸吮好,随访无神经系统后遗症表现。结论对各器官发育极不成熟的<23周超未成熟儿,早期“温和”管理是救治成功及良好预后的关键。

  • 标签: 婴儿,早产 超未成熟儿 温和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生≤25+6周超早产儿的救治现状、主要并发症及转归。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住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出生≤25+6周的233例超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围生期因素、治疗、并发症、预后等。根据出生、入院年份分组,分析超早产儿的存活率、主要并发症、死因及随访资料。采用χ2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233例出生≤25+6周的超早产儿中男134例(57.5%)、女99例(42.5%),出生为(24.6±0.9)周,出生体重为710.0(605.0,784.5)g。总存活率61.8%(144/233),存活超早产儿中出生最小为22+2周,出生体重最低为390 g。因不积极治疗自动出院41例(17.6%);住院积极治疗的192例超早产儿中死亡14例(7.3%),因合并严重并发症自动出院34例(17.7%),存活出院144例(75.0%)。7年间超早产儿存活率逐年增高(χ2=26.28,P<0.001),积极治疗后自动出院和死亡逐年下降(χ2=14.09,P=0.027)。存活出院的超早产儿中,未合并主要并发症的超早产儿占20.8%(30/144),出生越小并发症越多(χ2=7.24,P=0.044),出生≤23+6周的超早产儿均合并1种或多种并发症。出生越小有创通气时间越长(χ2=29.14,P<0.001)。122例完成随访的超早产儿中大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听力或视力损伤分别占17.2%(21/122)、8.2%(10/122)、17.2%(21/122)。结论出生≤25+6周超早产儿救治难度大,积极救治存活率逐年上升。虽主要并发症患病率偏高,但随访大部分预后良好。

  • 标签: 婴儿,早产 存活率 预后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