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的诱发因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132例(14270次)行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急性并发的患者,分析其诱发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132例患者共进行14270次血液透析,其中148例次发生低血压,56例次发生高血压,39例次发生心率失常,24例次发生肌肉痉挛、7例次发生管道凝血,4例次发生出皿症状。结论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急性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并发肺孢子菌肺炎采取克林霉素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76例艾滋病并发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均来源于本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内均有38例。观察组采取克林霉素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对比两组血氧饱和度( 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值变化和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pO2、PaO2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比对照组的73.68%高(P<0.05)。结论:艾滋病并发肺孢子菌肺炎采取克林霉素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能有效控制感染,有效改善患者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临床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肺孢子菌肺炎 艾滋病 克林霉素 复方磺胺甲噁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样本限定为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计80例;病例选取时间:时间为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析腹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疗效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腹针和运动疗法,可以通过调整气血运行、促进肌肉力量和稳定性,减轻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改善,优化预后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腹针 运动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高碳酸血型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呼吸衰竭类型之一,传统的氧疗方式在改善患者氧合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并发。近年来,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HFNC)作为氧疗界的后起之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高速的氧气流减少口鼻咽部解剖死腔、降低CO2重复吸入、产生呼气末正压、增加呼气末肺容积等生理学效应,使其成为高碳酸血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理想选择。文章就近年来HFNC在高碳酸血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呼吸衰竭 高碳酸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经治疗缓解后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APL继发MDS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3年9月收治的1例APL患者经治疗缓解后于2018年10月继发MDS的诊断及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初诊时确诊为APL,经标准治疗获得缓解。5年后因全血细胞减少再次就诊,经过骨髓相关检查,确诊MDS并再次行化疗治疗。结论APL治疗缓解后存在发生继发性MDS这一远期并发可能,化疗结束后应定期、长期正规随访,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肿瘤,继发原发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类型)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D-二聚体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的差异,探讨其在ACI快速诊断与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224例ACI患者(ACI组),以同时期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178例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男性260例,女性142例;年龄42~ 75岁,平均(58.1±17.2)岁。ACI患者通过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血管病变,确定其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亚型(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亚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小动脉闭塞型(SAO)、心源性栓塞型(CE)、其他明确病因型(SOD)及不明原因型(SUE)]。比较ACI组与对照组以及各TOAST亚型间外周血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差异,分析D-二聚体及NLR与急性脑梗死TOAST类型的关系。结果ACI组患者的外周血D-二聚体[(1.321±0.690)mg/L比(0.050±0.021)mg/L]和NLR[(4.515±1.693)比(1.722±0.67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CI患者类型包括LAA型(83例)、SAO型(76例)和CE型(65例),其中CE型患者的D-二聚体[(2.858±1.639)mg/L]及NLR(8.128±2.069)水平最高,而LAA型[(1.317±0.172)mg/L,(4.323±1.776)]又均高于SAO型[(0.655±0.672)mg/L,(2.210±1.6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ACI患者的外周血D-二聚体水平和NLR呈正相关[r=0.604,95%CI:0.644~8.475 ,P<0.05]。结论ACI患者不同TOAST分型间的外周血D-二聚体、NLR水平存在差异,监测其水平变化有助于临床对其进行早期分型和诊断。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TOAST分型 D-二聚体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