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49例新生儿胃穿孔病例。分析这些患儿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情况及预后等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存活和死亡,探讨影响患儿预后相关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数据。结果(1)49例患儿中,男29例(59.2%),女20例(40.8%);早产儿30例(61.2%),足月儿19例(38.8%);体重(2 450±700)g,范围为1 010~5 000 g。29例(59.2%)为低出生体重儿。11例(22.4%)有围产期不良事件;17例(34.7%)术前合并感染性休克;6例(12.2%)合并其他消化道畸形。2例(4.1%)有生后窒息复苏史,2例(4.1%)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12例(24.5%)有留置胃管或洗胃史。(2)49例患儿发病时间为(3.8±2.0)d,47例(95.9%)于生后1周内发病,其中36例于生后≤4 d发病;25例(51.0%)发病到手术时间≤12 h。(3)首发症状以单纯腹胀最常见[69.4%(34/49)],12例(24.5%)腹胀伴呕吐,39例(79.6%)患儿术前腹部立位X射线片可见膈下大量游离气体,肝脏受压下移,胃泡影减小或消失。(4)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急诊行开腹探查、胃壁一期修补术。术中见27例(55.1%)穿孔位于胃大弯,5例(10.2%)位于胃小弯,14例(28.6%)位于胃前壁,3例(6.1%)位于胃后壁。33例(67.3%)穿孔长径≥3 cm。术后3例(6.1%)发生切口感染,2例(4.1%)吻合口漏;1例术后48 h发现大量气液胸,再次手术证实为食道重复并食道穿孔。(5)49例中,35例(71.4%)病因为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4例(8.2%)为损伤,10例(20.4%)为自发性穿孔。(6)49例中,8例(16.3%)死亡,36例(73.5%)存活,5例(10.2%)术后放弃治疗。剔除5例放弃治疗患儿后,存活中发病到手术时间≤12 h及穿孔长径<3 cm患儿比例高于死亡[61.1%(22/36)与1/8,χ2=4.404;41.7%(15/36)与0/8];死亡组合并感染性休克比例高于存活[6/8与22.2%(8/36),χ2=6.147](P值均<0.05)。结论新生儿胃穿孔病死率较高,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是新生儿胃穿孔病理基础和主要病因,突然出现腹胀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尽早手术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胃疾病 婴儿,新生 预后
  • 作者: 赵宝红 钭金法 吕志宝 张志波 杨合英 王培 吴典明 李英超 詹江华 刘翔 刘远梅 任红霞 冯杰雄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太原 03000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杭州 310052,上海市儿童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普外科 20006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外科,沈阳 110004,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 45005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武汉 430030,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福州 35000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石家庄 050000,天津市儿童医院普外科 300134,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合肥 230051,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普胸泌外科 563000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多中心数据研究影响胆道闭锁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大陆地区11个儿童医学中心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569例胆道闭锁行Kasai手术,且术后满2年患儿病历资料。分别记录患儿性别、手术日龄、术前肝功能指标、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检测结果)、术后有无胆管炎发生、术后胆管炎发生时间、次数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肝功能指标、胆红素指标及自体肝生存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或2个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569例患儿中,男257例,女312例;手术日龄为(70.1±22.9)d,范围为9~180 d;术后1个月完全退黄89例(15.6%),术后3个月完全退黄248例(43.5%);术后发生胆管炎216例(38.0%),其中早期胆管炎84例,复发性胆管炎61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自体肝生存率分别为97.4%、77.5%、58.7%、46.4%、38.5%。自体肝存活患儿与自体肝未存活患儿在术前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GGT、TBIL、DB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2年自体肝存活率比较:根据患儿手术年龄分为≤45 d、46~60 d、61~75 d、76~90 d、91~105 d、106~120 d和>120 d,各年龄、男童与女童、胆管炎与无胆管炎、复发性胆管炎与无复发胆管炎及巨细胞病毒感染阴性与阳性术后2年自体肝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早期胆管炎术后2年自体肝存活率28.6%(24/84)明显低于无早期胆管炎40.2%(195/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4,P=0.043)。黄疸消退组术后2年自体肝存活率65.3%(162/248)明显高于黄疸未清退组29.4%(57/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4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是否合并早期胆管炎(OR=2.094,95%CI:1.172~3.739,P=0.013)及术后3个月黄疸是否消退(OR=0.214,95%CI:0.142~0.322,P<0.001)是影响BA术后2年自体肝生存独立影响因素。结论8术后是否合并早期胆管炎及术后3个月黄疸能否消退是影响BA预后独立影响因素。胆道闭锁Kasai术后早期退黄以及积极预防早期胆管炎发生能够改善预后。

  • 标签: 胆道闭锁 预后
  • 简介:摘要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是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常见且危及生命一项并发症。虽然关于HAEC发病的确切原因我们尚不清楚,但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该病各项研究,且不断提出新观点。因而,本文将对HAEC病因和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小肠结肠炎 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诊断 预防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空肠闭锁术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ostoperative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PONEC)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外科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所有因新生儿空肠闭锁行一期肠吻合术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术后90 d内是否发生PONEC将患儿分为PONEC与非PONEC,收集和分析术前、术中及术后与PONEC发病相关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患儿术后90 d内生存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逐步前进法)筛选PONEC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08例空肠闭锁新生儿,PONEC10例,非PONEC98例,PONEC发生率为9.26%(10/108)。非PONEC患儿术后90 d内病死率为7.14%(7/98),PONEC为50%(5/10),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03,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低出生体重、术后发生严重贫血及经鼻空肠管管饲是导致PONEC危险因素(P=0.002、0.043和0.005),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216、0.144、0.118。结论空肠闭锁术后加强对低出生体重、NJT管饲及重度贫血患儿管理,有望降低PONEC发生率及病死率。

  • 标签: 空肠闭锁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