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级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手术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NIHSS评分分级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护理干预4 w后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肢体功能各维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 w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肢体功能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NIHSS评分分级护理模式干预可显著促进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NIHSS评分 分级护理模式 脑出血 神经功能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胫神经阻滞下内热针导热治疗跖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确诊为跖筋膜炎患者90例,年龄31~77岁,男38例,女52例,将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胫神经阻滞下内热针组(IHB组,n=45)和内热针治疗组(IH组,n=45)。IHB组患者超声引导行胫神经阻滞后给予内热针治疗,IH组患者仅行足底内热针治疗,两组患者均为单次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7、30及90 d时NRS评分,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和跖筋膜起点厚度;对两组患者治疗后90 d时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7 d时NRS评分,IHB组分别为[(3.5±1.2)和(2.5±0.8)]分,明显低于同时点IH组的[(8.8±1.4)和(3.9±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 d时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IHB组(45±5)明显高于IH组(3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跖筋膜起点厚度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90 d时,IHB组和IH组优良率分别为91.1%(41/45例)和88.9%(40/4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胫神经阻滞下内热针治疗跖筋膜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筋膜炎 胫神经 内热针治疗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的结局。方法抽取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娩双胎资料完整的产妇618例,依据绒毛膜性分为双绒双羊(DCDA)、单绒双羊(MCDA)、单绒单羊(MCMA)和绒毛膜性不详者。分析DCDA、MCDA者围生期情况。结果618例双胎中,DCDA 449例,MCDA 137例,MCMA 1例,绒毛膜性不详31例。618例双胎孕妇中,早产473例(76.5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83例(29.61%)。MCDA孕妇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羊水过少的发生率较高(χ2=4.392、5.946、4.433、4.534,P=0.036、0.015、0.035、0.033);DCDA孕妇胎膜早破、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较高(χ2=5.013、5.741,P=0.025、0.018)。存活儿中入住NICU 588例,死亡23例,新生儿畸形13例。MCDA新生儿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发生率高于DCDA新生儿(χ2=11.517、8.894、18.013,P=0.001、0.003、0.001)。结论与DCDA比较,MCDA孕妇早产和妊娠期高血压、胎儿不良结局发生风险更高。

  • 标签: 绒毛膜性 双胎妊娠 妊娠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