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用药致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干预策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合理用药致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方法 针对2022年1月至2022年月期间选择我院就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并在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237例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分析给药途径、不合理用药表现形式、抗菌药物使用类型、不良反应发生部位。结果 237例患者分别采用口服、静滴、静推三种方式给药,其中静滴占比最高(96.62%),次之为口服(2.11%),第三为静推(1.27%);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表现形式包括频繁换药、无指征用药、给药时间过长、药物浓度过高、滴注速度过快、未按规定剂量用药以及药物联用方法不当,其中给药时间过长占比最高(34.18%),次之为滴注速度过快(32.07%),第三为药物浓度过高(15.61%);抗菌药物使用类型包括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及其他类,其中头孢菌素类占比最高(35.86%),次之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20.25%),第三为喹诺酮类(16.46%);不良反应发生部位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组织以及心血管系统,其中皮肤组织占比最高(52.74%),次之为消化系统(22.78%),第三为神经系统(11.39%)。结论 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会对患者治疗有效性、治疗安全性造成影响,临床在应用时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发现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时及时采取正确手段干预,以实现抗菌药物的治疗价值。
出处 《中国结合医学》 2023年11期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0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