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典型风沙草滩区土壤盐渍化形成机理分析及改良模式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陕北榆林地区位于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度地带,新构造运动、地形、水文条件、成土母质、气候和人为活动等是影响盐碱土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定边县约有100.5万亩盐碱化土地,并形成大量的盐湖。据调查,定边县盐碱化土壤质地多为砂土和轻壤土,土壤质地较均匀,砂粒含量较高,水盐运动强烈,形成了易于返盐的条件,在西北部盐湖分布区盐碱土壤柱状样显示在40cm左右的深度出现明显的盐碱化现象,220cm左右出现黏土,形成弱隔水层,导致盐分在土壤耕作层范围内积聚。该区域土壤pH值为8.45~9.26,ESP值为2%~27%,土壤呈现轻度、中度碱化现象;SSC值为0.78~17.8g/kg,土壤呈现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盐化现象。地下水位埋深为2.79~3.28m,监测结果显示地下水样品中pH值较高,地下水类型为Na-SO4·HCO3型,地下水矿化度为3.86-4.68g/L,属于咸水。土地盐碱化已成为当地区域农牧业发展和土地开发利用的重要障碍因素,当地农业仍停留在广种薄收的状态,主要以放牧为生,因此应采以迎合“国家” 藏粮于技,藏粮于地”以及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契机,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农民经济收入为落脚点,采取化学-物理-生物综合改良措施,并尝试建设以“政府、企业、大学和基层农技力量为核心”的长期性的示范试验基地,因地制宜的进行盐碱地改良。
出处 《科学与技术》 2022年17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