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肌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报道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性肌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病理中心数据库的肌肉活检标本及患者的住院病历,纳入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ICI相关性肌炎,均为男性,中位年龄64岁,年龄范围42~79岁,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7例患者均接受ICI治疗:帕博利珠单抗及信迪利单抗治疗各3例,卡瑞利珠单抗治疗1例。首次用药至发现ICI相关性肌炎的中位时间为45 d,发病时间15~176 d。症状主要表现为肌肉酸痛和四肢乏力,4例患者伴有心肌炎。7例患者均存在肌酸激酶升高,中位值为2 354.4 U/L(范围 468.6~19 709.2 U/L),其中4例出现肌炎相关抗体抗Ro-52 抗体阳性。2例患者肌肉活检观察到广泛肌纤维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其他病例只表现为点状肌纤维坏死或非特异性的肌内膜炎症细胞浸润。浸润的炎细胞主要为CD8+T细胞和CD68+的组织细胞。在明确诊断为ICI相关性肌炎后7例患者均立即停用ICI,其中6例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7例患者均好转。结论ICI相关性肌炎是一类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疾病,部分患者可合并心血管不良反应,如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及时识别并停用ICI治疗并且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或挽救患者生命。
出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2年01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