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对双胎妊娠母婴围产结局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双胎妊娠母婴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772例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孕妇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孕妇基本信息和母婴围产结局数据(包括年龄、孕产次、孕周、受孕方式、分娩方式)及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等。所有研究对象于孕24~28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OGTT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GDM组(157例)和糖耐量正常(NGT)组(615例)。137例GDM孕妇检测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按照HbA1c是否达标,将GDM孕妇分为血糖控制未达标的GDM组(HbA1c≥5.5%,25例)和血糖控制达标的GDM组(HbA1c<5.5%,112例)。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GDM组双胎妊娠孕妇年龄明显大于NGT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DM组≥35岁的高龄孕妇比例高于NGT组[分别为28.0%(44/157)和17.1%(105/615),P=0.002]。GDM组孕前肥胖患病率较NGT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GDM组与NGT组双胎妊娠孕妇在分娩孕周、剖宫产率、早产率,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呼吸窘迫、畸形/发育异常、双胎一胎死亡及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达标的GDM组、血糖控制未达标的GDM组和NGT组孕妇比较,分娩孕周、剖宫产率、早产率以及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血糖控制未达标的GDM组可见早产、胎儿生长受限、胎膜早破发生率呈增加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子代结局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妊娠女性中,GDM未增加母婴不良围产结局。
出处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2年01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