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改良阻挡线减张技术与缝线桥技术治疗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改良阻挡线减张技术(mLSRS)与缝线桥技术治疗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收治的68例大型肩袖撕裂患者资料。男26例,女42例;年龄(63.4±1.0)岁(45~84岁);右侧56例,左侧1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mLSRS组32例(行mLSRS术)和缝线桥组36例(行双排线桥缝合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Sugaya分类肩袖愈合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44个月(平均19.7个月)。无一例患者出现关节感染、锚钉退出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mLSRS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ASES评分分别为(0.9±0.6)、(85.3±4.8)、(33.1±1.0)、(86.4±5.0)分,较术前[(7.2±0.8)、(47.0±3.1)、(15.8±3.0)、(48.5±4.5)分]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指标缝线桥组分别为(1.1±0.6)、(86.6±3.4)、(33.2±1.1)、(86.9±4.6)分,较术前[(7.3±0.7)、(46.5±4.7)、(14.4±2.7)、(48.8±4.3)分]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ugaya分类,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肩袖愈合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根据再撕裂位置类型分类,缝线桥组Ⅱ型再撕裂发生率(20%,2/10)较mLSRS组更高(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mLSRS技术与缝线桥技术治疗大范围肩袖撕裂在肩关节功能和肩袖愈合方面均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与缝线桥技术相比,关节镜下采用mLSRS技术可能可以降低术后Ⅱ型再撕裂发生率。
出处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1年08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9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