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期并发腺垂体功能减退的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aSAH)后腺垂体功能减退发生的危险因素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确诊为aSAH并于发病后3~7 d进行腺垂体功能评估的患者。共72例纳入研究,男31例,女41例,平均年龄50.1岁,范围为36~71岁。入院时WFNS分级:Ⅰ级24例、Ⅱ级20例,Ⅲ级15例、Ⅳ级10例、Ⅴ级3例。Fisher分级:2级21例,3级38例、4级13例。13例合并有急性脑积水。动脉瘤位于Willis环56例,非Willis环动脉瘤16例。开颅夹闭37例,介入栓塞35例。依据腺垂体功能的情况,将72例分为腺垂体功能减退组(34例)和腺垂体功能正常组(38例)。中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患者给予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减退的患者给予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3个月时进行随访,以GOS评分评价患者恢复情况。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4例并发腺垂体功能减退,腺垂体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47.2%。腺垂体功能减退的发生和年龄、性别、合并脑积水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2,P=0.430;χ2=0.387,P=0.526;χ2=0.279,P=0.597)。WFNS分级≥Ⅳ级、Fisher分级4级、动脉瘤位于Willis环、开颅夹闭的患者更易发生腺垂体功能减退(χ2=4.726,P=0.039;χ2=5.615,P=0.018;χ2=4.298,P=0.042;χ2=20.251,P<0.001)。3个月随访时腺垂体功能减退组恢复良好(GOS≥4分)的比例低于腺垂体功能正常组(χ2=4.188,P=0.048)。结论WFNS分级≥Ⅳ级、Fisher分级4级、Willis环动脉瘤和开颅夹闭是急性期发生腺垂体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急性期发生的腺垂体功能减退影响aSAH患者的预后,其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应积极治疗。
出处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21年04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9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