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导航系统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比较机器人导航系统(天玑机器人系统)联合3D打印技术与传统C形臂X线机透视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或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12月— 2019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40例Kümmell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42~71岁,平均56.4岁。观察组20例,采用机器人导航系统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行PKP或PVP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C形臂X线机透视辅助PKP或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5~8.6个月,平均6.7个月。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2.2±5.8)min,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6.7±3.6)min (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0%(0/20),对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5%(1/20) (P>0.05)。术后1 d观察组与对照组VAS分别为(2.1±0.3)分、(3.7±0.8)分,ODI分别为14.3±1.8、25.5±5.7,Cobb角分别为(20.6±1.2)°、(22.4±0.6)°,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21.2±0.8)mm、(17.6±0.7)mm,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VAS分别为(1.8±0.4)分、(2.8±0.8)分,ODI分别为12.3±1.5、21.6±2.3,Cobb角分别为(18.1±0.8)°、(20.5±1.6)°,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20.1±1.8)mm、(16.8±1.3)mm,与术后1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ODI、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机器人导航系统联合3D打印技术较传统C形臂X线机透视辅助PKP或PVP治疗Kümmell病能更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恢复椎体前缘高度,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出处 《中华创伤杂志》 2020年09期
出版日期 2020年11月0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