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在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治疗的指导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在临床医学中,凝血功能障碍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发病原因有凝血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含量降低等,分为单一性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和在疾病基础上出现多种凝血因子减少导致的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两种。传统凝血项检测都是用来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进行检测与评估,但由于操作过程十分复杂、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再加上以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作为检测基础,使血小板在凝血系统中起到的作用被进一步削弱,进而导致血栓形成以及纤维蛋白的溶解过程都无法动态呈现出来,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凝血全貌,因此在临床医学方面的实际应用便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Hartert是提出血栓弹力图的第一人,但广泛应用在临床医学中是多年之后才发生的事情,它凭借着时效性强、操作简单等多种优势,获得了众多临床工作者的喜爱,可实现床旁快速检查,就连 CCTs很难检查到的凝血异常也能很快检测出来,并且在对血液中血栓形成和溶解过程进行可视化检测与分析时,其实时性表现也是十分出色的。临床方面有关血栓弹力图的综述大多集中在以学科应用进行概述,本文主要对血栓弹力图在几种临床常见凝血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介绍,希望能推动血栓弹力图在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治疗的应用。
作者 李刚
出处 《中国结合医学》 2020年7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9月1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