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骨盆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女性骨盆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PS)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女性MPPS患者分为冲击波组(21例)、运动组(21例)、联合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于每天睡前进行40 min温水浴,并每周进行3次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每次治疗20 min),持续治疗4周;冲击波组在此基础上针对双侧坐骨结节内侧及梨状肌体表投影区给予冲击波治疗,能量密度为1.4~9.8 mJ/mm2,冲击频率3~6 Hz,总冲击次数为3000次,每周治疗2次;运动组则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运动训练,包括呼吸训练、手膝相抗训练、臀大肌激活训练及骨盆周围肌肉牵伸训练等,3次/周;联合组则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及运动训练,具体方法及疗程同上。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及肛门反射检查对4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于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各组患者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FSF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冲击波组、联合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0.9±0.6)分和(0.3±0.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运动组[分别为(1.3±0.9)分和(1.0±0.8)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运动组、联合组肛门反射检查阴转阳比例(分别为85.7%和75.0%)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及冲击波组(分别为45.0%和52.4%),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发现,4组患者复发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运动训练能进一步提高女性MPPS患者康复疗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出版日期 2020年09月0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