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白纹伊蚊成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了解白纹伊蚊成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科学选择和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9月在厦门市思明、集美、海沧区和2019年8月在厦门市思明、集美、翔安区,采用勺舀法采集野外白纹伊蚊幼虫和卵块,在实验室饲养至成蚊。采用接触筒法测定白纹伊蚊成蚊对7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计算1 h击倒率和恢复24 h死亡率。根据死亡率判断抗药性水平:≥98%为敏感群体(S);80%~< 98%为可能抗性群体(M);< 80%为抗性群体(R)。结果2018和2019年白纹伊蚊成蚊暴露于0.1%溴氰菊酯、0.4%高效氯氰菊酯、0.5%高效氯氟氰菊酯、1.4%顺式氯氰菊酯、3%氯菊酯、0.5%马拉硫磷、0.05%残杀威7种常用杀虫剂,1 h击倒率分别为95.1%(117/123)、98.3%(115/117)、100.0%(116/116)、99.2%(120/121)、98.4%(123/125)、97.5%(119/122)、100.0%(127/127)和96.7%(118/122)、98.6%(143/145)、100.0%(139/139)、100.0%(149/149)、98.0%(146/149)、96.8%(121/125)、100.0%(126/126)。2018年恢复24 h死亡率分别为91.1%(112/123)、78.6%(92/117)、75.0%(87/116)、88.4%(107/121)、96.0%(120/125)、99.2%(121/122)、100.0%(127/127),2019年恢复24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4.9%、76.9%、79.5%、91.4%、92.3%、100.0%、100.0%。结论厦门市白纹伊蚊成蚊对马拉硫磷和残杀威敏感,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药性高。要加强抗药性监测,交替使用不同类型杀虫剂,以减少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机构地区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传染病预防控制科 361021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杀虫科,福州 350001
出处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0年06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