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性质及其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纳米金颗粒是指尺寸在1—100nm范围内的金粒子。制备方法主要采用还原剂,如柠檬酸钠、硼氢化钠等,还原氯金酸。制备过程中通过控制反应条件、试剂用量,可得到单分散性很好的金颗粒。纳米金颗粒具有两点比较重要的性质:(1)纳米金颗粒随直径的变化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2)与-SH、-NH2、-CH等基团有很强的亲和力。这些性质使金颗粒有了特殊的生化学、及医学方面的应用。金颗粒与烷基修饰的寡核苷酸通过共价键相连,组成纳米生物探针,可用于DNA序列的检测;金颗粒还可以与蛋白质相连,如与特定抗体相连,检测其相应的抗原等作用。使用金颗粒作为探针进行DNA或蛋白质检测,不仅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而且准确度、灵敏度高。本文将对金颗粒的制备、性质及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文献综述。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世界元素医学》 2006年3期
出版日期 2006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