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对氢吗啡酮鞘内自控镇痛治疗难治性上腹部癌痛患者疗效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对氢吗啡酮鞘内输注自控镇痛治疗上腹部难治性癌痛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青岛市市立医院疼痛科收治的上腹部难治性癌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行鞘内输注港植入术。A组为氢吗啡酮输注组,B组为罗哌卡因联合氢吗啡酮输注组。前者药物为氢吗啡酮20 mg,后者为氢吗啡酮20 mg+1%罗哌卡因20 ml,两组均溶入0.9%氯化钠注射液至200 ml。记录两组患者鞘内镇痛治疗前(T0)及治疗后1 d(T1)、1周(T2)、1个月(T3)时视觉模拟评分(VAS)、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生活质量评分、阿片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测定T0、T3时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结果与T0时比较,鞘内自控镇痛后各时点VAS评分、SF-36生活质量各分项评分均改善(P均<0.05);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3时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较高(P均<0.05);与A组比较,B组T3时VAS评分较低(P均<0.05);两组间各时点SF-36生活质量各分项评分、淋巴细胞亚群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T2、T3时氢吗啡酮用量均较少[(0.82±0.18)比(2.12±0.12)mg,(1.52±0.26)比(4.35±0.42)mg,P均<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氢吗啡酮较单独氢吗啡酮鞘内输注治疗难治性上腹部癌痛,短期镇痛及对生活质量和免疫状态影响相当,但长期镇痛较优,且可减少氢吗啡酮用量。
机构地区 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疼痛科 266071 ,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麻醉科 266002 ,单县中心医院疼痛科,山东省菏泽市单县 274300
出处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0年02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