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NNHEIM评分系统评价慢性胰腺炎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基于M-ANNHEIM评分系统评价慢性胰腺炎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18年7月2家医疗单位收治的177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四川省人民医院95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8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00例,女77例;年龄为(49±5)岁,年龄范围为29~72岁。根据M-ANNHEIM慢性胰腺炎临床分期系统进行疾病分期。不同临床分期患者分别选择单纯药物、内镜以及手术治疗。观察指标:(1)患者总体情况及随访情况。(2)无症状期患者治疗情况。(3)Ⅰ期患者治疗情况。(4)Ⅱ期患者治疗情况。(5)Ⅲ期患者治疗情况。(6)Ⅳ期患者治疗情况。(7)糖尿病加重及新发情况。(8)并发症情况。采用门诊、电话、信件、问卷星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M-ANNHEIM评分所需要的相关数据。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患者总体情况及随访情况:177例患者治疗前M-ANNHEIM慢性胰腺炎分期无症状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为11、72、55、31、8例。177例患者施行单纯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分别为49、49、79例。17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0.5)年。(2)无症状期患者治疗情况:11例无症状期患者均行单纯药物治疗,治疗前M-ANNHEIM评分为(1.91±0.21)分,治疗后1、12、24个月M-ANNHEIM评分分别为(1.27±0.14)分、(1.73±0.19)分、(2.09±0.16)分。(3)Ⅰ期患者治疗情况:72例Ⅰ期患者中,行单纯药物治疗13例,行内镜治疗26例,行手术治疗33例。患者行单纯药物治疗前,治疗后1、12、24个月M-ANNHEIM评分分别为(8.11±1.05)分,(6.31±0.31)分、(7.69±0.24)分、(10.00±0.23)分。行内镜治疗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8.42±0.93)分、(5.13±0.25)分、(6.89±0.20)分、(8.27±0.24)分。行手术治疗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8.13±0.77)分、(4.79±0.15)分、(5.42±0.22)分、(7.76±0.20)分。3种治疗方式治疗前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3,P>0.05)。Ⅰ期患者治疗后1个月,单纯药物治疗分别与内镜治疗、手术治疗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4,4.98,P<0.05);内镜治疗与手术治疗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6,P>0.05)。Ⅰ期患者治疗后12个月,单纯药物治疗分别与内镜治疗、手术治疗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3,5.99,P<0.05);内镜治疗与手术治疗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0,P<0.05)。Ⅰ期患者治疗后24个月,单纯药物治疗分别与内镜治疗、手术治疗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1,6.29,P<0.05);内镜治疗与手术治疗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3,P>0.05)。(4)Ⅱ期患者治疗情况:55例Ⅱ期患者中,单纯药物治疗8例,内镜治疗15例,手术治疗32例。患者单纯药物治疗前,治疗后1、12、24个月M-ANNHEIM评分分别为(12.61±1.16)分,(11.63±0.26)分、(12.57±0.30)分、(14.50±0.27)分。行内镜治疗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2.42±1.43)分、(8.47±0.24)分、(11.07±0.21)分、(11.93±0.30)分。行手术治疗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2.53±1.22)分、(8.78±0.15)分、(9.94±0.21)分、(11.00±0.24)分。3种治疗方式治疗前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8,P>0.05)。Ⅱ期患者治疗后1个月,单纯药物治疗分别与内镜治疗、手术治疗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7,8.48,P<0.05);内镜治疗与手术治疗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3,P>0.05)。Ⅱ期患者治疗后12个月,单纯药物治疗分别与内镜治疗、手术治疗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13,8.48,P<0.05);内镜治疗与手术治疗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3,P<0.05)。Ⅱ期患者治疗后24个月,单纯药物治疗分别与内镜治疗、手术治疗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61,6.83,P<0.05);内镜治疗与手术治疗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6,P<0.05)。(5)Ⅲ期患者治疗情况:31例Ⅲ期患者中,单纯药物治疗9例,内镜治疗8例,手术治疗14例。患者单纯药物治疗前,治疗后1、12、24个月的M-ANNHEIM评分分别为(17.25±0.89)分,(17.11±0.35)分、(18.44±0.41)分、(17.33±0.44)分。行内镜治疗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7.38±1.06)分、(15.00±0.53)分、(16.50±0.33)分、(16.88±0.44)分。行手术治疗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7.63±1.06)分、(14.64±0.34)分、(16.00±0.35)分、(16.57±0.33)分,3种治疗方式治疗前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9,P>0.05)。Ⅲ期患者治疗后1个月,单纯药物治疗分别与内镜治疗、手术治疗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7,4.82,P<0.05);内镜治疗与手术治疗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9,P>0.05)。Ⅲ期患者治疗后12个月,单纯药物治疗分别与内镜治疗、手术治疗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63,4.48,P<0.05);内镜治疗与手术治疗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5,P>0.05)。Ⅲ期患者治疗后24个月,单纯药物治疗分别与内镜治疗、手术治疗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73,1.41,P>0.05);内镜治疗与手术治疗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5,P>0.05)。(6)Ⅳ期患者治疗情况:8例Ⅳ期患者均行单纯药物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6、12、24个月M-ANNHEIM评分分别为(17.94±0.59)分,(18.01±0.34)分、(17.54±0.19)分、(17.34±0.26)分、(17.88±0.43)分。(7)糖尿病加重及新发情况:49例内镜治疗患者中,治疗前17例合并糖尿病,治疗后糖尿病加重5例,治疗后新发糖尿病11例;79例手术治疗患者中,治疗前31例合并糖尿病,治疗后糖尿病加重21例,治疗后新发糖尿病7例;两种治疗方式糖尿病加重和新发糖尿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7,2.04,P<0.05)。(8)并发症情况:49例单纯药物治疗患者中,未发生治疗相关并发症。49例内镜治疗患者中,支架相关并发症4例经内镜重新安置支架后治愈,急性胰腺炎6例,消化道出血2例(1例经内镜下止血治愈),其余并发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79例手术治疗患者中,术后胰瘘17例(生化漏11例、B级胰瘘5例、C级胰瘘1例),术后胃瘫3例,术后腹腔感染3例,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术后出血2例(1例合并C级胰瘘经再次开腹止血缝合后好转、1例经介入治疗后好转),其余并发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结论慢性胰腺炎应根据不同病情分期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M-ANNHEIM评分系统可用于评价单纯药物、内镜及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出处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0年04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