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8—2019年流感流行季集中发热疫情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掌握北京市集中发热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2018—2019年流感流行季集中发热疫情资料,对疫情的规模、时间、场所、病原以及防控措施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北京市2018—2019年流感流行季,共报告集中发热疫情742起,85.64%由流感病毒导致。时间上呈现2个高峰。远郊区疫情的规模及罹患率均小于城区(P<0.05),托幼机构疫情的罹患率大于其他场所(P<0.01)。经实验室检测,疫情主要由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39.09%)、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21.82%)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20.17%)引起。不同型别流感病毒在不同场所和城郊的分布均不同(P<0.05)。疫情介入时间越早规模越小(r=0.35,P<0.01)。结论北京市集中发热疫情主要分布在小学及托幼机构,疫情的早期发现和处置可以降低疫情的规模。
机构地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北京 100050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全球健康中心办公室 100013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 100013
出处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0年01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