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 EPC项目管理创新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产能过剩的现象越发严重,以往快速发展的园林建设行业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园林建设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也要加以调整,将绿色环保、生态节约作为总的发展方向。在园林建设行业改革的关键时期,政府开始逐步推行 EPC项目管理模式,明确提出要建设科学合理的工程总分包关系。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 EPC模式具有许多优点,所以不少城市的园林项目已经采用 EPC项目管理模式,这既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   关键词:园林工程 ;EPC模式 ;项目管理 ;创新策略       EPC项目管理模式中的 E、 P、 C代表的是设计( Engineer)、采购( Procure)、施工( Construct), EPC项目管理模式就是指业主将一个项目交给总承包单位,承包方按照合同规定负责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过程。但在 EPC项目管理模式中,所包括的设计、采购、施工等过程的范围要比传统意义涉及的范围广。比如 EPC模式中的设计,不仅仅只是常规的设计工作,还包括建设过程中其他内容的安排,如设置具体的工作流程、策划组织管理等。    1EPC项目管理模式的特点    1.1双方责任明确,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在 EPC项目管理模式下,业主免于多次招标所带来的时间损失和经济损失,在一次集中招标后,业主选定总的承包商,之后的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皆由总承包商确定。然后总承包商再确定下一级的承包商或工作人员,可以避免以往发包主体之间主次不分的混乱状态。在这种模式下,业主只需要求总的承包商对自己负责,这样业主的工作更简单高效,承包商也更加清楚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1.2一体化施工,项目的风险降低   在 EPC项目管理模式下,设计是模式中的核心环节,在设计人员、采购人员、施工人员的共同参与下才能策划出一个好的方案,因此在方案策划阶段能够充分体现出设计是否有足够的艺术性、采购是否有足够的经济性、施工是否有足够的科学性。这样策划出的方案不仅符合业主的利益诉求,还有利于项目的施工。    1.3有利于项目施工质量的保障   在 EPC项目管理模式下,总承包商和其下的组织成员之间利益相互绑定,且总承包商对建设的所有项目负有全部的责任,这就使建设工作一方面能够保障高质量,另一方面还能够高效率地完成。又因为设计与施工工作能够相互支持配合,就使得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能够更通畅的协调,不仅能够提升施工的效果和速率,还能够使施工结果更加贴近设计图纸的要求和目标。    1.4可以自如控制项目进度   在 EPC项目管理模式下,因为总承包人很早就介入到项目中,所以能相对较早地确定工期,还能够让设计、采购、施工人员更早更多地进行交流,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多协调配合以期在投资和质量上達到最好的效果。此外,设计人员和采购人员之间经常性的交流,可以避免材料误购、多购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城市中的园林项目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    1.5有利于降低业主风险   在 EPC项目管理模式下,业主并不直接参与到具体的项目设计、实施中,这就使业主的责任相对减少,管理工作也相对比较简单,也不需要在设计、施工、采购人员之间做过多的协调。在以前需要业主负责处理的工作也大多转移给了总承包商,这样可以在建设高峰期有效地减轻业主的管理压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减少了业主的风险。
出处 《工程管理前沿》 2020年10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0年07月2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