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与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标准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力企业的竞争力,能够为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电力企业的运营中,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摒弃传统的管理思想。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企业内部的学习和交流工作,在维护用户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将电力企业的社会价值体现出来。本文对电力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与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力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与应用         电力计量在电力系统中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电力计量结果的好坏与电力计量管理息息相关。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体现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良好的信誉,也是企业获得效益的基础。电力企业需要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转变落后的管理思想,认识到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改革创新,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企业内部的学习和交流,在管理和技术层面达到新的高度,维护用户的利益,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社会价值。         1 电力计量的相关概述         电力企业要为广大用电户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而这些服务项目的开展需要以电力计量为基础,在收取电费时电力计量也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与此同时,通过电力计量用电户还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用电量信息,电力计量管理工作对用电户以及电力企业利益的维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需要电力企业构建专业的计量统计系统,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也要完全符合系统运行和使用需求,才能保证计量统计系统的稳定运行,电力计量管理工作也可以保持顺利的开展。可是通过对目前电力计量管理工作实施情况的分析发现,部分电力企业制订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无法给电力计量工作提供指导,对于工作人员的约束力也严重不足,因主观因素引起的计量误差屡屡发生,再加上工作人员对自身职责不够明确,技术水平较低,难以胜任电力计量管理工作,致使该项工作的实效性大打折扣,上述问题都亟待得到解决。         2 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电力供应供不应求。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力能源,也就是说,电力供应紧张,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也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一直以来,传统的电力计量管理跟不上电力技术的发展,供电系统也很难满足用户需求。不过我国电力计量技术在最近几年得到飞速发展,电力设备越来越体现智能化和自动化,在技术上重点考虑安全生产和提高用电效率,并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完善。技术层面的提高,伴随着电力计量人员工作量的减少,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一定的保障。也就是说,电力计量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和设备方面要与时俱进。         电力企业得到发展,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全面实行科学化、自动化等现代化管理方式,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目前的电力计量方式通过数据资源的整合,将变电站与电力客户端相结合,然后进行统计分析。这也促进了电力计量往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经营方式方面,我国供电企业不断完善,逐步向生产经营和服务方面发展。这种转变给企业和用户者带来了双赢。而在生产模式方面,电力产品得到很好地推广,在国内和国外广泛地被使用。当然在人事管理方面实现了科学化和透明化,加大了管理力度。这也说明了电力计量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模式,为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3 电力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和应用         3.1 技术方面的标准化管理         供电企业在计量设备的应用过程中,也要注重设备应用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做好调试准备工作,确保计量设备保持高精度的计量水平。因此企业要加大对计量相关技术方法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促进研发应用工作的迅速发展,结合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相关技术,提高计量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能力和水平,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还要完善计量设备体系,要确保各型配套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应健全相应的监督监管工作机制,对电能表等关键设备以及技术方法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开展强有力的监督和管控,防止各型设备频繁出现故障和问题。要督促管理部门实行定期的巡检制度,落实相关的检查策略。此外,要以科学的计量管理模式保证计量的精确程度达到规定要求,在技术设备组装和安装的工作中,要采取科学的接线方法,防止出现安全隐患或者电力事故,并且可以大大减少计量工作中出现的误差现象,提高技术应用水平。         3.2 管理标准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管理标准化已成为当前电能计量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想实现管理标准化目标,必须树立相应的管理意识,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项目经理管理意识薄弱。作为管理者,项目经理承担着电能计量的管理工作。当前我国的部分电力企业的电能计量项目经理大多缺乏管理意识,对管理工作也不够重视。第二,电能计量技术人员质量意识薄弱。作为电能计量工作的执行者,技术人员是电能计量工作质量的保证。第三,组织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作为组织计量工作开展、负责电能计量进度的人员,其承担着保证电能计量工作效率的重要任务。针对此,要想做好管理标准化工作,必须做好以下事项:其一,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进行电能计量工作。其二,不断完善电能计量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将电能计量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化和标准化。第三,提高电力企业各部门的协调性和默契度,以此保证在进行电能计量工作时电力企业各部门的高效配合。其四,加强对电表质量和安装的检查,必要时可以采取强制手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不规范和标准的电表或电表安装,要立即更换。其五,做好电能计量的档案管理。设立专门部门和分派专门的人员进行电能计量的档案管理,为收费和复查提供依据。         3.3 人员和服务方面的标准化管理         现阶段,用户对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若电力企业不能注重服务方式的改进,仍然遵循传统服务理念为用户服务,那么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将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很难获得用户的认可和支持。实际上,工作人员作为与用户距离最近的人,他们的服务意识越强,服务理念越先进,给用户提供的服务也会愈发的周到,因此电力企业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根据人员所在岗位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向全体人员普及先进的服务思想,这是实现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此外,电力企业还要积极创新服务形式,耐心倾听用户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挖掘用户的需求,竭力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对用户反馈的信息也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在标准化管理的实施道路上披荆斩棘,迎难而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结束语:         电力计量主要指使用电度表对用户实际用电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其工作效果对用户用电情况、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以及未来发展均会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需要对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工作有所重视。电力计量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了实现标准化管理的目标电力企业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对电力计量管理效果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忠辉 . 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 [J]. 低碳世界, 2017 ( 17 ): 111-112.         [2] 翁怡敏 . 电力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及应用探究 [J]. 企业技术开发, 2015 , 34 ( 29 ): 52-53.         [3] 康炜 . 标准化管理策略在电力计量中的应用 [J]. 企业技术开发, 2015 , 34 ( 02 ): 104+106.
作者 张锟
出处 《当代电力文化》 2020年2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0年05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