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物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在接受临床药物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前两年服用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艾滋病患者 84例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对比 3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药物主要有:齐多夫定( AZT)、拉米夫定( 3TC)、奈韦拉平( NVP)、依非韦伦( EFV)、替诺福韦( TDF),在这些药物中选取成 3组治疗方案且采用双盲法随机分配患者为:甲组选用 AZT+3TC+NVP( 28例)、乙组选用 AZT+3TC+EFV( 28例)、丙组选用 TDF+3TC+EFV( 28例)。结果:在分析资料报告中发现,三组治疗方案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其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贫血、白细胞数减少、药疹、胃肠道反应、脱发、皮肤干燥、肝功能损伤等。但是三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用,积极配合医生实施治疗方案,并且医生要依据患者的病情以及身体情况,谨慎选取高效的治疗药物组以及药物剂量,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出处 《系统医学》 2017年07期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