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做一个体验型记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一个从来没有害过头疼的作家,硬要写头疼,是永远也写不好的。”前苏联作家爱伦堡强调作家应该进行社会体验的观点,对于我们新闻工作者,尤其是记者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体验,是指记者应该积极投身社会,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社会上的人事物件。积极进行社会体验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无不经过社会生活的历练。当今新闻媒体涉及社会深层关键问题并具有发现价值和扣动人心力量的报道很少,缺乏社会体验是一个重要原因。记者看似在跑新闻,实际上大都很浮躁,或穿行在政府机关、奔波于会场之间,或四处挖新猎奇。忙得不亦乐乎的他们,很难潜下心来,真正深入实际,体验生活。虽然整天同各种各样的材料、实事打交道,他仍然可能是“一个生活贫乏的人”。因为他们对待生活,是一个接一个的“了解”,旁观而不是参加。走出办公室,投身社会,体验生活,做一个体验型记者,已经成为当前我们的记者们急需补上的一门课程了。
作者 郑静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新闻三昧》 2006年4期
出版日期 2006年04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