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6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了解我地区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爆发和流行分布情况、以及临床特点和医疗就治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2008年和2009年收治的2046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及临床分析。结果1、2008年首例患者为3岁幼儿,4月16日入院,发热、口腔泡疹和溃疡,手足斑丘疹及泡疹。2009年首例为5岁患儿,口腔泡疹和溃疡,手足斑丘疹及泡疹,5月1日入院。2、2009年流行季节较2008年延后且持续时间长。3、发病前有接触史者占89.6%。4、发病年龄集中在1-5岁,平均年龄4.5岁,男女发病比例无明显差异。5、2008年7、8月为高峰期,2009年9、10月为高峰期,2009年发病季节较2008年延后且持续时间长。6、临床特点起病急,病程短,发热,口腔泡疹和溃疡,手足斑丘疹及泡疹明显。7、白细胞分类中以淋巴升高为主,符合病毒性疾病感染特点。8、全部住院患者采用统一治疗方案,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无一例重症,无一例死亡。结论1、流行季节与气候温度有关。2、1-5岁发病率高。3、采用a-2b干扰素+0.9%化氯钠口腔护理,是治疗口腔疱疹及溃疡的关键用药,4、早期进行恰当有效的临床治疗,可以降低病死率。
出处 《健康文摘》 2010年18期
出版日期 2010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