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释义——道教哲学之于陆王心学的一种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本文通过心学的历史形成过程的考察,认为心学概念最早是由道教提出的,然而心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出现在禅学中,之后才有了陆王心学的发扬光大.但是,心学对心、性、理关系的论述,同初唐成玄英的重玄学基本一致,这说明,中国哲学在由对客体的考察为重点转向对以主体的考察为重点的过程中,道教哲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如重玄学之于禅学,白玉蟾之于王阳明,都起到了先导性的作用.本文立足于现代哲学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分析了儒释道心学各自的基本内涵及历史局限性,认为中国古典哲学从南北朝至明的发展,是主体性观念日益突出的过程.道教哲学与现代哲学,在基本内涵上,具有较儒佛更大的相通性.
作者 强昱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国哲学史》 2001年1期
出版日期 2001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