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化写作的话语功能与尴尬命运——“新时期”之初的“改革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改革文学致力于建构一种二元对立式的道德化写作模式。这一道德化叙事的形成与特定社会时局的影响紧密相连,也离不开时代语境转换下社会大众潜意识的支持,同时透露出一代作家、批评家期望以文学担负起历史责任的道德理想主义倾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对这一写作模式的批评形成对改革文学的另一种"主流"评价,从而使改革文学显现出与时代"错位"的尴尬。这一现象正凸显了当代历史叙述的内在悖论和冲突性难题。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作家》 2014年03X期
出版日期 2014年11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