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草海湿地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为了解草海湿地浮游动物群落现状,2014年7月对草海浮游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草海湿地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结果显示,草海浮游动物为114种,原生动物8科9属11种;轮虫类15科27属58种;枝角类5科18属32种;桡足类13种(含无节幼体和桡足幼虫),隶属于3科9属(不含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龟状笔纹溞和矩形尖额溞为习见种。各采样点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8.1006×103个/L,轮虫类占32.61%,桡足类占30.95%,枝角类占35.60%,原生动物占0.84%,浮游动物的密度以枝角类占优势。浮游动物的密度在(Ⅰ)喽啰山和(Ⅲ)白家咀较大,(Ⅵ)王家水井和(Ⅸ)羊关山最大;生物量在(Ⅲ)白家咀最高,桡足类占优势。根据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值的分析,表明草海水体处于富营养无污染状态。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出版日期 2018年06月1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