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普惠金融普惠性的策略研究——基于中国两群体金融中介模型的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在我国,众多低收入人群及中小微企业作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对可投资资金的需求远远超过其供给。大量金融资源又集中于富人或大型企业等"强势群体"手中,因而最终导致了"融资难"和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解决的有效途径是充分发挥普惠金融的调控杠杆功能。金融中介是普惠金融调控功能的关键主体,基于两部门金融中介模型思想,分析经济市场中"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投资与储蓄的调控杠杆机制,可以发现以后的努力方向:一是加强金融中介的普惠性职能建设,完善整体经济环境,有效降低分摊在单一弱势群体上的资金风险,提高他们获得金融服务的可能性。二是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设计有针对性的金融创新产品,以风险控制为关键考察要素,为更多的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缩小国民收入差距。三是推进普惠金融建设,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群体金融资源的获得面,降低金融中介的财富积累"门槛水平"。四是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建设,宏观调控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健全财政、货币监管政策,建立有利于金融服务渠道建设的财税支持政策体系;在微观调整方面需要各省市因地制宜调整金融监管体系,明确各新兴金融机构的信息中介定位。五是提升商业可持续性,坚定普惠目标,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金融创新,最终实现普惠金融发展目标。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出版日期 2017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