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文学与现实的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和许多朋友们谈起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诸多已被经典化的小说,总会听到类似的感叹:那个时候的小说真好写。这样的感叹大多是就作品的“文学性”而发的。《班主任》《伤痕》《李顺大造屋》乃至《平凡的世界》这些曾经并且仍然脍炙人口的名作,无论从人物的是否复杂还是结构是否巧妙的标准考量,比起其后的很多小说都要单纯得多,甚至可以说幼稚得多。那些作品的确只能代表新时期文学的青春时期,而非成熟年代。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好像站在宋诗的角度去反观初唐,也会感慨当年的诗好作。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大家》 2017年3期
出版日期 2017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