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缘何不敌个体户?——对射阳县粮食加工业的调查与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江苏射阳县国有粮食加工企业几十年来一直红红火火,令人羡慕。然而,旱涝急转,这棵"常青树"经不起市场大潮的冲击和新的经济环境的考验,在近二、三年中枯萎了。与射阳国字号粮食加工业枯萎过程相伴而生的是该县个体粮食加工业嫩绿新苗的茁壮成长。从现状和趋势看,正规军大有被游击队取而代之之势,缘何堂堂国字号敌不过小小个体户?1.人员负担不平等。国字号粮食加工企业员工少则百十人,多则几百人,生产严重不足,人员过度饱和,与个体户厂家比较,即使常年满负荷生产也要多出三分之二的人员,人头经费要多支付几倍甚至十几倍。国字号员工年龄结构参差不齐,生老病死要企业兜着,无病呻吟,消极怠工,吃奶骂娘现象难以避免。而个体厂不养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广西粮食经济》 2001年1期
出版日期 2001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